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文实录 | 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

时间:2023-03-28 13:43

来源:生态环境部

全国沙尘造成的超标天数达到了1533天,同比增加了590天。截止到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气象部门说沙尘在24号结束,是以能见度来判断的。但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到昨天为止,许多地方还出现了浮尘,PM10还是超标的。

今年3月份以来,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2022年蒙古国降水较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今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的南部和我国的西北地区,气温较常温同期偏高5-8度,尤其是3月初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暖天气,高温事件大家在3月份也都感受到了,但是造成的影响远远难以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次回暖的天气导致了前期的冻土层沙土出现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过程,地表无积雪覆盖,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利于沙尘活动。

二是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的传输,今年蒙古气象强度偏强、冷空气的活动较多,在冷空气东移南下过程中,强烈的大风卷起扬沙,为沙尘粒子的卷扬进入高空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在高空西北气流的作用下,大量沙尘粒子向下游传输沉降,叠加内蒙古本地的沙源,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对北京而言,有两股沙尘传输路径,一股是我国西部,另一股是蒙古国的中南部。其中,从西部方向来的气流传输到北京,基本上是以浮尘为主,不会出现沙尘暴;蒙古国的中南部沙尘影响最大,因为传输路径比较短,气流比较强,就造成了较重的污染。

据科研人员统计,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今年春季(4-5月)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预计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较近十年同期偏多,也就是说今年是一个沙尘的大年。

接下来,我们将会同气象部门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测到可能出现沙尘的时候,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

刚才你提到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 1%以内是否包含沙尘的问题。对空气质量的评价,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监测数据都有显示,人民群众也都能感受到,所以重污染天比例1%的目标是包括沙尘天气影响的,谢谢。 

以严控增量、多减存量和精准科学措施应对重污染

南华早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我国计划在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你刚才提到北京和周边地区近期发生了污染天气,而且还有重污染天气的情况,我们想问生态环境部对于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的达成是不是有信心,以及未来两年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这一目标的达成?

刘炳江:谢谢你的提问。当前影响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的主要是重污染天气,所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同2013年相比,我国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但现在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当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时,重污染天气仍然多发频发,尤其是今年以来已经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

这一过程大家如果记得,2020年疫情刚发生的时候,车基本停了,企业基本能停都停了,经济社会活动水平大幅度下降,但是2月9—13日北京仍然发生了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经济社会活动水平下降带来的减排比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减排力度还要大,但重污染天气仍然发生。这说明了气象的影响和本地的污染排放都是造成重污染天气的关键因素。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有两类污染源我们没有办法动,较难让其参与重污染应急减排。一类源是不可中断的行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集中了大量不可中断行业,包括钢铁、平板玻璃、石化等。另一类源是采暖排放源,老百姓采暖是刚性需求,不能停、不能动。这说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整体排放水平还是偏高,一旦遇到不利气象条件确实容易发生重污染天气。

为解决这个问题,去年10月份我们会同发改、工信、交通等多部门出台了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行动方案。主要的内容:

一是严控污染物的排放增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因地制宜强化攻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区域内钢铁产能压减和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等一系列治本之策。

三是做好重污染的应对。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等能力建设;指导地方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持续完善应急减排清单,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鼓励地方开展“创A行动”,鼓励企业提升绩效级别;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通过十年来重污染应对实践,我们已经找到了较为有效的方法,将尽可能地使之进一步完善。

四是加强执法监管,严格日常监管执法,同时调集全国的优秀骨干执法人员,在重点地区压茬式开展强化监督帮扶。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