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6 10:04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E20研究院 固废研究中心 行业分析师 张磊
潘功认为,环保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变化中扮演着“管家”的角色。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旨在保证工业继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尽可能解决掉可能遗留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中低值的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第一要务是解决环境问题;而要形成商业闭环,则需要技术的提升以及相应的政策倾斜共同发力。
03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
《意见》提出,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支持地方完善收费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激励机制。
回溯我国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便踏上了探索与实践的征途。随着2020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垃圾处理费正式纳入法律框架,标志着我国生活垃圾收费制度迈入法治化新阶段。尽管政策与法律双重保障已趋完备,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性、协同性的体制机制支撑,这一领域的实质性进展尚显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垃圾收费上仍主要采用“定额征收”方式,依赖传统的上门收取及多样化的委托代收渠道,如居委会、物业公司、税务、工商、财政等部门,乃至与水费、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捆绑收取。然而,随着垃圾分类与减量化目标的日益紧迫,“计量收费”与“差别化收费”作为更为精细、高效的收费模式,正逐步成为探索与实践的热点。
鉴于当前垃圾处理费征收普遍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其征收标准远不足以覆盖高昂的处理成本,导致地方政府背负沉重的财政补贴负担,尤其在地方财政紧缩的严峻形势下,这一现象更为凸显。垃圾处理费用的支付及时性与优先级均受到冲击,环保企业因此面临应收账款激增、财务风险加剧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如何创新并有效实施生活垃圾收费方式改革,以缓解财政压力、保障环保企业运营稳定,已成为亟待重新审视与破解的课题。《意见》的适时出台,聚焦于绿色转型价格体系的关键环节,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的改革方向,彰显了政策层面对解决这一环境难题的迫切性与高度重视。
展望未来,提升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进而推动生活垃圾治理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引入更加高效、智能的管理手段与技术。这不仅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上精准施策,还需在技术创新、经济机制优化、社会管理模式革新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形成协同效应。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垃圾收费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跨越了环保政策、经济激励、社会治理与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因此,我们需立足长远,制定全面而周密的规划,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全面升级。通过这样的努力,有望构建起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垃圾处理费用分担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04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
《意见》对于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提出明确发展要求,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制度,适时有序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在加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征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面对垃圾焚烧行业国家补贴逐步退坡及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即将调整的现实挑战,这些市场化工具已转化为企业抵御收益下滑、探索新增长点的有效途径。随着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的日益完善,国内垃圾焚烧行业的领军企业正积极投身于绿证申领与交易的热潮中,敏锐捕捉并把握发展的新风口。
在国家能源局等权威部门绿证政策的有力推动下,自2021年起,中国绿证交易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交易量急剧攀升。特别是2023年,绿证核发量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前一年的7.8倍之多,彰显了市场的高涨热情与强劲活力。北京与广州两大电力交易中心更是成为绿证交易的热点区域,交易量分别实现了16.3倍与5.1倍的惊人增长。
近日,引入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对于地方政府和重点行业的考核更是加速了绿电、绿证市场的持续完善。8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出台《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向重点用能单位分解,提出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向重点用能单位分解,新设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对于各个地区电解铝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均做了具体规定,范围在21%~70%之间,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绿电与绿证市场的深度整合与快速发展。
电解铝行业作为高耗能领域的代表,其绿色转型的硬性约束不仅体现了政策监管的日益严格,也预示着未来更多行业将纳入这一体系,绿证交易活动将更加频繁,价格机制与碳价的联动效应也将日益显著,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开辟了更为多元、稳定的收入来源渠道。此外,全国碳交易市场平台的建立以及温室气体自愿核证减排交易系统重启,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营收渠道。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