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05 14:1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永丽
“中国做水处理的企业越来越多,水处理的技术和设备也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厂也越来越多,可是水环境却越来越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碧水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认为,“我们缺乏一剂‘良药’,一种非常管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水处理技术。”
文剑平介绍,目前中国的水环境污染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严重,挑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大,而国外几乎没有可满足中国水处理需求的技术。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文剑平认为膜技术是解决中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的一剂良药。目前这个药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比如北京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碧水源MBR技术,在很短时间内把北京污水厂的排放标准提升到了相当于地表水Ⅳ类。
历经多年的研发和努力,中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BR技术,它采用集成式、集约化设计的理念,减排效果远超传统工艺。但同时,MBR技术的推广目前还面临几大难题亟待解决,文剑平指出。
首先是膜材料问题,MBR要在污水系统下工作,对膜丝的要求是非常高的。MBR长时间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如何保证其使用寿命尤为关键。
其次是对污水预处理要求非常高,污水中的棉絮、毛发等许多创伤性污染物对膜会产生极大损伤。文剑平认为,这是目前为止MBR遇到的两个比较大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大改变,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三是工艺路线,如何极致地发挥MBR脱氮除磷的功效,而不仅仅是过滤的作用。清华大学、华北院等单位都在做相关工艺的研发,发掘它除磷脱氮的潜能,非常的有意义。
第四是MBR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文剑平说,设计院相当于是医生开处方,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规范,设计院就不愿意开处方,因为在没有国标的情况下采用MBR技术需要担负更大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精力,而MBR 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所收取的设计费却差不多一样,所以MBR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
以上这些问题都不是单单一个企业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将与MBR技术产业化相关的方方面面资源整合起来,竭诚合作,不断完善,使该技术在解决中国水污染、污水资源化问题方面成为一个典范。由此,膜生物反应器(MBR)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据悉碧水源为发起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立升企业、山东招金集团、天津膜天膜等为联盟成员单位。
住建部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介绍,2013年上述联盟成为科技部第三批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意味着联盟从“地下党”成为了“公开党”,成了官方认可的组织。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体会这种通过以产业经济结构,产业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技术创新联盟,”韩爱兴指出,联盟成立的目标不是为了每年从科技部拿到几百万的资金补助,到年底一分,大家分点活儿随便干干,最终我国水环境还依然如初。而是要学习“延安精神”,建立治水统一战线,共同研发创新,加强行业自律规避低价竞争、恶性竞争,通过联盟的力量将我国水环境彻底改善。
编辑:曲宏斌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