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共同努力,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化体系 “同样都是装饮料的易拉罐,因为设计上的一小点不同,我国每年就会因此比欧美国家多消耗大量的优质铝材。”在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05包装废弃物循环经济国际论坛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建新研究员的一席话让与会代表颇感惊讶。
杨建新所说的“一小点不同”,实际上指的是易拉罐顶部的小拉环。在欧美许多国家,易拉罐被打开后,拉环与罐体不分离,这样一来,废弃的易拉罐可全部被回收再利用;而在我国,易拉罐的拉环大多是与罐体分离的,真正进入回收系统的通常只是罐体部分,拉开的拉环大多随厨余垃圾一起被填埋掉。
事实上,类似易拉罐上小拉环这样的包装废弃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尽管它们完全可以回收再利用,但等待它们的命运往往是被“无情”地“抛弃”。来自国家环保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庞大包装废弃物中,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回收情况较好外,其他产品的回收率相当低,而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总产量的20%。
包装工业呼唤“绿色化”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包装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产业关联度高的支柱行业之一。
资料显示,1981年,我国包装业的总产值为72亿元;而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3283亿元,年均递增率高于18%。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包装大国,其中纸包装制品年产量已超过1400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塑料、金属和玻璃等包装制品占世界第四位。专家指出,按照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测算,包装业在“十一五”期间仍将是持续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预计到2010年包装工业年产值将达到4500亿元。
包装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包装废弃物的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置场中,包装废弃物约占到15%到20%。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得到了回收再利用,但不到两成的回收量还是让许多可以回收利用的物料白白地流失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包装废弃物给本来就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荷。
“包装工业属于资源耗用型产业,包装产品生命周期比其他工业产品要短。因此,包装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石万鹏认为,包装工业首先必须要改变其粗放的发展模式,即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的环境友好型模式。石万鹏指出,包装行业要建立一个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全生命周期分析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手段的绿色包装生产、消费和循环再生利用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包装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塞普利”模式值得借鉴 “以利乐包为例,尽管现在北京、上海、浙江富阳、深圳等地已建起了多个利乐包回收再利用工厂,但一个普遍困扰这些企业的问题就是利乐包回收数量的不足。”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斌认为,利乐包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包装废弃业再利用的现状。包装业走循环经济之路,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的体系。
巴西企业再生利用协会(CEMPRE)会长魏赫纳先生的发言,则给急于寻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突破口的中国包装业带来了启发。据悉,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所创造的“塞普利”模式在垃圾回收利用上富有成效。魏赫纳介绍说,“塞普利”是一个非盈利性环保组织,最早由包括卡夫、利乐、可口可乐等企业共同发起,其目的在于帮助巴西寻找到一个社会化的垃圾处理途径。10多年的实践表明,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由政府部门、企业和环保组织携手推动废弃物包装回收的市场化。
据悉,在巴西目前有237个城市实行了垃圾分类处理。居民将干、湿垃圾分开后,湿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而含有众多包装物的干垃圾则由拾荒者组成的合作社集中分拣、打包,再卖给回收企业。在这条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中,政府部门、企业和环保组织各司其职,比如政府一方面立法要求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收费,一方面通过税收、政府贷款等手段扶持合作社和再生利用企业;而“塞普利”则利用自身平台一方面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的意义,一方面为合作社中的拾荒者提供培训、压缩打包机和分拣设备等。通过综合开发,这些垃圾重新创造了价值,既保护了环境,又帮助解决了失业和贫困问题。
形成包装废弃物循环网络 “‘塞普利’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由企业、政府部门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采用市场化手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山川认为,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巴西“塞普利”回收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包装废弃物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会上,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翟青副司长指出,目前,我国包装工业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许多企业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包装物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现有包装物回收渠道比较混乱,原有的以单一的政府部门行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和渠道不再畅通,以市场为依托的规范的回收网络尚未建立;包装物再生利用技术落后,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受全国人大环资委委托,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起草《循环经济促进法》。同时,针对包装物回收利用的专项法规《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也正在研究制定中。”翟青透露,该管理办法将着重突出五个方面内容:一是针对不同种类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现状,采取动态管理方式;二是针对包装物所涉及的相关责任方分别作出不同的要求;三是在对包装物回收利用进行管理的同时提出包装物减量化的要求;四是保留现有有效运行的回收利用渠道,同时加强管理使之逐步规范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废弃包装物的回收网络;五是鼓励采取押金制。
种种迹象表明,一个由政府部门、企业、民间组织和消费者共同组成的包装废弃物循环网络已初见端倪。而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委员会的率先成立,无疑加速了这个网络的形成。中包联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山川说:“结合中国社会和市场的特点,推动包装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立,是新成立的中包联循环经济委员会未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编辑: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