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29 08:54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郑岩
浙江淳安铅锌矿渣污染水源、云南曲靖剧毒铬渣等突发环境事件;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废荧光灯管、废铅蓄电池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问题的日益凸显,充分暴露了我国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保障能力不强、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环境风险和污染日益突出等问题。因此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危险废物产生与堆存情况调查工程、利用和处置工程、监管能力和人才建设工程的实施,带动和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行业的发展。
法规体系形成 带动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医疗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落实,制定、修订并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等一系列部门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日前国家发布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规定了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过程的技术要求。这一系列法规体系的完善,为我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成环境保护部和31个省级固体废物管理中心,13个省(区、市)的67个市级环保部门成立了市级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危险废物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成为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力量。
危废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全国危废产生量将超过6000万吨。国家《“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开展危险废物调查,探索危险废物源头减量,统筹推进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发展危险废物利用和服务行业,加强涉重金属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推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推动非工业源和历史遗留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提升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推进危险废物防治工作的发展,力争实现危险废物利用产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
在“第六届固废战略论坛”总裁论坛上,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总经理周小华和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一波指出,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虽然项目不断增加,收入成倍增长,市场空间大,但是危废行业建成项目占少数,项目在立项、审批、建设和运营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产业政策和运营管理流程处于摸索阶段。面对我国危废污染的严峻形势,周小华和文一波表示,我国亟需增强危险废弃物防治意识,规范和加快行业发展。
固废企业逐步涉足危废处理领域
截至2011年底,全国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约1500家,危险废物年利用处置量超过900万吨。但目前持证单位处置能力仅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危废产生量的50%左右,且设施负荷率不足40%。我国大型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工业园区普遍没有配套的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和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国内多家知名固废企业不断涉足危废处理行业,去年,北京机电院中标太原危废处置项目,光大国际投资建设的江苏省宿迁市危险废物填埋项目投入使用,威立雅签约大连建危险废物再生产业园及天津滨海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维尔利投资常州大维拟建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厂项目,成都兴蓉投资的四川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开工建设。
专家表示,仅靠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末端治理实现危险废物的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应对危险废物处置实施全过程管理,覆盖危废处置的源头减量收集、储存、运输、加工利用及最终处理的全过程,以促进危废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编辑:郑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