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一场充满激情的对话:讲述宜兴环保产业二次崛起之路

时间:2015-11-09 08:55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李晓佳

宜兴是中国环保产业起根发苗的地方,有30多年的环保产业发展历史。作为中国第一代环保企业诞生的摇篮,宜兴被称为“环保之乡”。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历程,也深深影响了很多环保企业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宜兴环保产业能否二次崛起,并再创辉煌?

10月29日,由中宜E20环境医院、E20环境平台联合主办的创业创新环保产业的精神之旅暨“我是环境人,我为自己代言”的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场 “宜兴环保产业能否二次崛起?”的主题对话。现场邀请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宜兴市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以及宜兴优秀企业家代表: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春,凌志环保集团董事长凌建军,江苏菲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焜琨。主持人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成卫东说,这些宜兴环保企业家代表是第一代、1.5代、第二代的代表,也是宜兴环保企业老、中、青三代的聚会,大家一起探讨宜兴环保产业二次崛起之路。做环保产业除了有精神支撑,还要有思想的碰撞和战略的选择,这场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以下为现场对话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宜兴环保产业的昨天、今天、明天

成卫东:今年 9月15日,在宜兴举办的《环境人》首刊预发布会上,很多企业家都信心满满,认为宜兴环保企业可以崛起,那么宜兴环保产业的出路在哪里?企业又该怎么做?

首先请各位谈谈心目中宜兴环保产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朱旭峰:未来要将宜兴环境人的精神发扬光大,协同发展

朱旭峰:宜兴环保产业的昨天也是中国整个社会变革的昨天,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一直不够完善,中国的环保产业起根发苗于宜兴,宜兴也被称为“环保之乡”。但我认为宜兴环保产业是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的。

今天随着生态体系的改革,宜兴的环保产业又发出了新芽。今天的宜兴环保产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对于宜兴环保产业的明天我充满信心,充满期待。所以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宜兴环保企业特别是一代、二代的环境人,要共同努力,只要依照环境人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大家共同建立一个协同合作的体系,成为一个整体。

王洪春:未来宜兴环保企业将数量少、质量高

王洪春:昨天的宜兴环保产业进入门槛很低,但是真正想做好很难,宜兴为什么大部分环保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就是因为行业进入门槛低,但是又很难做大,不能批量化生产。一个企业发展重要的关键因素是要创新,更重要的因素是要有平台,宜兴环保产业的平台太小。宜兴环保产业是最有活力的、最有生机的产业,而且宜兴环保产业有最聪明的、最刻苦的从业者,最终这个产业肯定会变好。相信未来也会诞生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小巨人公司,也会出现一些大的公司,因为宜兴环保产业有很大的产业链,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兼并重组成为大的公司,最后成为一批上市公司。总体上,我认为宜兴环保企业数量会少,质量会高。我相信宜兴环保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王凯军:有品牌和商誉是宜兴环保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王凯军:过去我只认识宜兴的企业家个人,甚至记不住企业的名字,现在我知道朱旭峰主任和环科园。那么今后,要有品牌和商誉,这是宜兴环保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凌建军:宜兴环保企业应该跳出去发展

凌建军:在宜兴很多环保企业都是白手起家的,我们以前就是自己跑业务公关,是在宜兴本地做竞争。从1998年开始,宜兴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惨烈。这两年来,我感觉到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来自宜兴,而是来自北京或者是其他地方。宜兴环保企业的成长从粗放化,到现在的精细化,不断引进韩国、日本等国际先进技术。我认为,宜兴环保人必须要成长,也必然会成长。宜兴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只有宜兴人跳出去发展才会发展的更快,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凭借宜兴人的聪明智慧走向更大的舞台,做更优秀的企业,做大做强的企业。

邵焜琨:宜兴环保人在未来一定还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邵焜琨:我用三首诗来总结宜兴的过去、今天和未来。过去,我回国以后跟爸爸讲,宜兴环保产业可以用《七步诗》来形容:“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我刚回国的时候作为环二代对宜兴环保产业的感觉。但是到后来我换了一首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宜兴环境人不应该妄自菲薄,应该有自信,我们的父辈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中国环保产业过去的30年,我相信宜兴环保人在未来环保产业发展中一定还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一首诗是我自己写的,“策马扬鞭逐梦首,指引江山未可知。”目前,宜兴的环二代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不仅是朋友也是兄弟,我相信宜兴环保企业一定会创造一个共赢的产业环境。

宜兴环保企业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成卫东:现在环保更倾向于效果导向、质量导向,市场前景很好,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新的情况。比如说资本的介入,野蛮人的冲击。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宜兴环保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怎样崛起,将会碰到哪些困难?怎么去克服?

邵焜琨:坚守宜兴精神,成就更伟大的梦想

邵焜琨:宜兴环境人精神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第二是“草莽”精神。我认为我们宜兴环保产业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一种情怀。宜兴很多环保企业在发展中,不仅是为了金钱,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是一种使命感的延续,这种延续让我们疯狂的付出,希望为身边的人创造财富,改变社会,我觉得这是宜兴环境人精神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现在比较受关注的“互联网+”概念,既然有“+”就是落眼于宜兴制造业的基础,这也是宜兴区域发展的优势。

成卫东:2012年我来宜兴,跟邵焜琨接触,他刚留学回来接手爸爸的生意。他的想法,我认为代表了年轻企二代的未来,相信宜兴的未来一定会更好。宜兴环保产业要二次崛起,宜兴环二代在崛起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邵焜琨:我认为宜兴环二代可能更多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父辈和前辈们为我们打下了一片江山,让宜兴环保产业美名远扬。另外我们总希望让客户看到宜兴环保产业在发生改变。但过去大家会觉得作为传统制造业,可能宜兴环保企业还不够开放,要与资本嫁接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借着这样的一个转变,从1.5代开始到二代将会有一个良性的转变。

凌建军:有情怀,更要坚持

凌建军:这么多年走过来,宜兴的每个环保企业都想做大做强。我认为政府的引导很关键,宜兴环保企业发展要更多向人才倾斜,当然这一过程中压力会很大,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应该走出去。宜兴受地域的影响,人才方面是弱势,但不一定把工作只放在宜兴,我们也可以放在北京,宜兴环保企业家呀走向更大的舞台,要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解脱。未来发展要有情怀,更要要坚持,明天的宜兴一定会更好。

王凯军:对的模式很关键

王凯军:关键宜兴企业家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想法,像一些互联网企业,“小米”最开始雷军做软件,到了制造业以后,五年市值一千亿美元。这就是找到了好的发展模式。 

成卫东:上个月采访博天环境赵总,当时谈到两个模式,一个是小米模式,一个是苹果模式,包括赵总现在做的手环,都在按照苹果的模式在做,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人工做最好的东西,让高端消费者去购买。但是小米走了另外一条路,不是苹果模式,做互联网+,用新的商业模式在做,挣互联网和软件的钱。

王洪春:宜兴环保产业要发展首先要找到平台

王洪春:宜兴环保产业要发展首先要找到平台,宜兴现在大部分是小平台,如果还按目前的做法做的话,会做的很慢。如果想做大,没大平台是不行的。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当时在上海不回来的话,可能我发展的会更好。平台指两种,一个是公司的平台,一个是外部的平台。未来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也是宜兴企业家精神的一种蜕变。

朱旭峰:宜兴环保产业的崛起,需要企业家思想的转型

朱旭峰:宜兴环保产业的崛起,首先应该从思想转型开始,特别是环保企业家的思想转型。我说对环保又爱又恨,其实是针对宜兴环保企业家本身,我很爱你们,也很恨你们。恨的深,爱的越深,爱的死去活来。我和宜兴企业家近距离接触交流后,感觉到这些企业家很聪明,但是有的时候太聪明;也很精明,但有的时候太精明。所以宜兴环保企业要改良。

第二要重构。今天探讨宜兴环保产业的崛起,我觉得是一件好事。首先要解决宜兴环境人的崛起,宜兴的环保产业是“近亲繁殖”的结果,所以是自己内部的竞争。

宜兴过去几十年的环保产业一直在徘徊,实际上核心问题是思想。今天可能非宜兴的专家和企业家都在这里,宜兴人才辈出,出了很多专家教授,但是我认为宜兴的发展环境太安逸。刚才凌建军讲的,我也赞同。在宜兴能混下去的人都留在宜兴,在宜兴混不下去的就离开宜兴,一不小心就混出个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徐悲鸿就是先到上海,再到法国,然后成为了大画家、大艺术家。所以宜兴一定要改良,宜兴人不缺智慧,需要把外来资源整合起来。

宜兴的环保产业不完全是宜兴人在做,宜兴环保企业的优势在哪里?我认为,原来宜兴环保产业融不下去外面的要素,外面的要素到宜兴不会健康生长。

但可喜的是,我看到了转型,大家在协同合作,看到企二代不仅有世界眼光、国际思维,也团结在一起。宜兴环保企业的格局要放大,优势也要发扬。这其中,宜兴企业家的格局更应放大,一种是杂交,转基因,还有一种是嫁接。我们宜兴有很多画家,现在北京都有工作室,但根在宜兴。我在徐悲鸿家乡待了很多年,徐悲鸿的儿子跟我说,“北京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小孩做大画家,都来找我。宜兴出了那么多文人、艺术家,是不是能把孩子送到宜兴待一段时间?”一方面我们要到北京去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要把环保资源引进到宜兴来发展。

宜兴环保产业不仅代表宜兴,也要代表整个环保产业,甚至走向国际。因此我们要思想转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格局要大,胸襟要宽。

成卫东:思想的碰撞会让宜兴环保产业更好确定方向

成卫东:通过讨论,在座企业家也基本达成几个共识:

1、要做大做强,首先思想上要有所转变,尤其是宜兴环保企业家更要做到思想转变。

2、要不断走出去,同时也要积极引进来。要善于借助外部平台。

3、坚持追求极致化的精神。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才会有好的平台,这就是宜兴环保产业的未来和出路。

由于时间的原因,对话内容虽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商业模式,但是这样的对话是思想的对话,思想能够达成一致就找到了方向,未来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在前进,宜兴就有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