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境人】王元珞:一位事业经理人的极致化追求

时间:2015-12-07 16:30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李晓佳

人生很短暂,做不了几件有意义的事。但如果说能够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等到老了以后回想过去,就没有遗憾,这是我的追求。

blob.png

翻开中国垃圾焚烧产业的历史,杭州锦江集团的足迹清晰而有力。当你顺着这些足迹去回味这个企业的发展,有这样一个人,在这里留下了更深的印记,她就是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元珞。在很多场合见过王元珞,听过她的演讲,但真正面对面采访她却是第一次。这是一位温婉、智慧的女子,也是一位有情怀、知感恩的企业家。采访过程中,她说到最多的词语就是“感恩”,“有今天的成绩,我要感谢锦江这个平台,感谢钭正刚董事长的引领和培养。”

在垃圾焚烧产业内,王元珞可以算得上家喻户晓。很多人感叹,垃圾焚烧是本不属于女人的领域,但王元珞却做出了让人钦佩的业绩。也有人好奇,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与“垃圾”打交道。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是不断追求“极致”的基因力量,这种基因或许与她的经历有关,或许与锦江的文化有关。王元珞评价自己是事业经理人,因为她一直把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当成事业在做。正像她说的,“我早已经与锦江融为一体了。”

因追求完美而“下海”

王元珞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从学生时代到走上工作岗位,王元珞一直坚持做到最好。她的父亲王爱民是我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母亲是浙江大学附属求是小学的首任校长。因为出生在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受良好教育理念的培养,王元珞很小的时候就是团队里的佼佼者。

四岁便登台表演,二年级就参加宣传队的舞蹈团。王元珞还十分爱好体育运动,并多次在校内外举办的田径、蓝球、排球、游泳、兵乓球等比赛中拿奖。一路掌声和荣誉伴随着王元珞的成长,上到五年级的时候,有老师找她谈话,教导她不要骄傲。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还不能完全理解“骄傲”的含义。她的母亲告诉她说:“你现在做的好,有人会表扬你,但是你一定要时刻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虽然王元珞在人们眼中一直很优秀,但她非常低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骄傲,保持一颗平常心。

正是这种低调的心态,让王元珞始终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大学毕业后,便留校任教。1993 年,王元珞从财务处长被派到校办企业浙江金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期间她还被选派到香港培训,1994 年又回校担任浙江金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一直追求完美的王元珞在任总经理期间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思路。但当时受校办企业体制、机制和观念的限制,她的很多改革和创新性工作很难推进。1995 年,杭州锦江集团走进了王元珞的视野,那时候她就看到了这个企业的前景,更看到一位优秀的企业家钭正刚先生的前瞻力,于是果断选择下海,成为当时院校正处级干部下海第一人。

时年9 月,王元珞担任杭州锦江集团副总经理。从股份制公司总经理到民营企业副总经理,很多人看来,这是在走下坡路。但王元珞有自己的想法,选择锦江不仅是看到了未来的发展,也因为她对自己的定位。王元珞说:“我是非常好的执行者,但并不是非常好的决策者。所以选择到锦江做执行,扎扎实实去落实每一件事情。”

“变”与“不变”的垃圾焚烧理念

刚来到锦江集团,让王元珞感触最深就是钭正刚董事长的信任,很多事情都大胆放手让她干。当时王元珞就负责嘉兴电厂2 亿8 千万的投资,电厂的设备采购等工作也都交给她去打理,尽管她并没有相关经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磨练和培养了王元珞的能力,很快她感觉如鱼得水。在王元珞眼中,锦江集团的董事长钭正刚是一个很有眼光的决策者、掌舵人,带领着锦江一路披荆斩棘。而锦江集团一路走来的企业极致化追求,也和王元珞个人的理念完全一致。在这里她找到了家的感觉,跟随钭总不断完善企业发展,亲历和见证了锦江集团垃圾焚烧产业的“变”与“不变”。也让她与垃圾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7 年,锦江集团第一次提出产业转型并确定了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将企业的目标定位为做百年企业。也是在那时,确定了一条不变的原则:产业转型, 要选择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就一定要做到在该产业全国排名前五位。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简称36号文),让锦江集团看到了机会。王元珞感叹,因为钭总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利好信息,把环保能源定位为锦江可转型发展的产业。环保能源、资源综合类利用电厂锦江可以去做,当然垃圾发电也包含在内。在钭正刚看来,道理很简单,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城市垃圾一定会面临无地可埋的窘境,而垃圾焚烧发电将成为我国垃圾围城问题的破解良方。之后,锦江与浙江大学紧密合作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经过了四个阶级的发展,奠定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化,环保能源成为锦江转型的产业之一。

确定了目标,王元珞也开始带领团队积极地执行和实践。坚持产业地位始终领先的原则不变,王元珞带领团队始终坚持垃圾的资源化道路,不断探索技术的创新。在“变”与“不变”中,书写了锦江集团在垃圾焚烧产业中的辉煌战绩。

最初,在垃圾焚烧领域,全国引进炉排炉技术首先在深圳落地。锦江开始也选择了炉排炉,但由于炉排炉在中国的适应性和高昂的投资和成本,要走出一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之路很难。锦江决定另辟蹊径,寻找到浙大热能所有的,适应中国垃圾现状的自主研发垃圾焚烧技术——异重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在更好焚烧垃圾的基础上,也解决了企业的成本问题。当然,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也并非易事。

1997 年,杭州锦江集团与浙江大学共同成立了“浙江大学锦江环保能源技术开发中心”,成为我国最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开发、研究、运用与产业化运行的机构。1998 年,第一台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在杭州余杭成功投运。1999 年,王元珞系统地总结了关于锦江集团环保产业的战略规划,强调先把工业化做好,然后做到产业化。这一规划进一步清晰了集团垃圾焚烧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1998—2000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尚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在杭州锦江集团的努力下,垃圾焚烧发
电首次实现了全部设备国产化。

编辑:成苗苗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