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25 09:5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叶馨、赵喜亮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区域平衡发展的态势,推动了产能过剩产业的国际化转移。面对过剩产业转移的环保需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身的环境污染治理难题,我国的环境产业应该如何把握“走出去”的机会?
8月19日,E20环境平台特携手国观智库,举办了一场以“环境产业走出去”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来自E20环境产业圈层A、B、C方阵代表企业的高管以及政府代表等,针对环境产业“走出去”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E20环境平台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助理肖琼,介绍了与会嘉宾并主持了该场沙龙活动。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王晓东、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负责人段飞舟、国观智库总裁任力波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政策助力环境产业“走出去”
在沙龙主题演讲的开场,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王晓东,从环保产业的发展背景、政策与市场现状、“走出去”面临的挑战、“走出去”的机遇与建议这四个维度,系统解析了我国环境产业“走出去”的方方面面。
王晓东特别提到,习近平主席近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主席提出了八项要求,并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若干意见》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环保企业应当充分借助政策提供的契机,积极实现国际化发展。
王晓东介绍说,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31家环保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实现“走出去”的业务布局,足迹遍布五大洲。针对“走出去”过程中环保企业普遍面临的五大问题,王晓东从政策引导、风险防范、平台服务、切入点、融资和人才等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他表示,E20环境平台愿意为环保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搭建桥梁和通道。
“一带一路”框架下环保产业究竟如何“走出去”?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负责人段飞舟,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东盟中心的情况和“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
东盟中心是环保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主要承担单位,可以为国家区域环境合作提供支撑服务。“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则是环保企业宣传企业形象、了解国外市场、建立官产学联系、寻求合作伙伴、提升自身“走出去”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据段飞舟介绍,该计划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举办14次活动,在推动中国环保理念、制度、标准“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帮助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帮助深圳企业走向柬埔寨;指导宜兴环保基地企业了解东南亚国家的市场现状及需求,为其搭建合作伙伴交流平台;面向四川环保企业,开展“走出去”培训等。
谈及未来的主要工作,段飞舟表示,东盟中心将注重加强产业合作与能力建设合作,从而加快推动产业基地建设,并结合基地特色开展务实合作。此外,中心还将实施“海上丝绸之路绿色使者计划”、“绿色丝路使者计划”,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员交流,推动合作网络以及环境技术和知识分享平台的建设。
国观智库总裁任力波,随后针对《中国环境产业“走出去”的现状分析及国别机会研究》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任力波认为,从规模优势、政策支持、技术储备看,我国的环境产业已具备“走出去”的条件,“一带一路” 将是未来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环境产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中的民企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任力波介绍说,按照联合国发展署的分类,人均GDP在3975美元至12275美元的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处于库兹涅茨拐点附近,具有环保投资潜力的国家。在“一带一路”的64个国家中,环保投资潜力较大的国家共有23个,其中包括中国。
通过分析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国观智库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体现为:较少涉及新兴市场、所在国审批严格、先进技术成本高、水土不服、难以推广等。任力波以巴基斯坦水行业为例,分析了巴基斯坦水处理产业的行业状况、市场情况和投资环境,为中国环保企业赴巴投资提供了建议,并分享了国观智库的国别投资机会研究情况。
环保企业布局海外的“方法论”
市场很大,环保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如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机遇和难点,又需要政府、平台机构或第三方提供怎样的支持?在沙龙的案例分享与交流环节,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远、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冬溦、中成进出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肖万骏、桑德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姜安平、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助董小霞、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公司总经理杨丹、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总经理赵亮等,均与大家分享了自家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与案例。
作为E20环境产业圈层B方阵企业的代表,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远,率先分享了云南水务“走出去”在东盟国家取得的一些成绩,例如在泰国普吉岛的水务项目。
E20环境产业圈层C方阵企业的代表,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冬溦,主要讲述了博世科凭借其技术和产品在国外市场“硬碰硬”走出的发展路径,与其间的一些突破尝试与不足之处。
E20环境产业圈层A方阵的代表企业北控集团,为大家分享了其“引进来、走出去”、立足滇中、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两亚(东南亚、南亚)的昆明空港环保产业园区案例,并提出了以重大环保服务采购为先导市场、激活产业要素的“走出去方法论”。
同为A方阵企业的典型代表,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公司总经理杨丹,以企业在叙利亚的项目为例,特别提出环保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政治层面的因素,从而规避风险。
A方阵的桑德集团、首创股份,C方阵的蓝德环保,以及大型央企代表中成进出囗股份有限公司,也都分享了“走出去”的项目案例,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收到的教训。大家视角不同,关注点各有侧重。但环保企业如何消除壁垒、更好地“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是大家共同的关注点,也引发了与会人士深层次的思考。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左)提问、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培训交流室主任丁士能(右)发言
针对一些企业分享的案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负责人段飞舟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环境保护部规划院政策部的翁智雄博士,就一些企业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并分享了有关“绿色金融”和“一带一路”环保基金的情况。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助理肖琼谈到,当前中国的环境产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例如,以北控、首创为代表的A方阵企业已在收购德国、新西兰等国的环境资产,以赛诺为代表的C方阵企业也在布局国际化市场……E20环境平台专题讨论环境产业“走出去”的话题,很重要的一个契机是有东盟中心的支持和专业研究机构国观智库的联合研究关系支撑。E20其实从2009年开始就致力于服务会员企业“走出去”,2012年开始与东盟中心深度合作,并已发布了系列研究成果。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立章对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该次沙龙活动讨论的话题非常“接地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在“走出去”的顶层设计上,东盟中心在政策层面做了很多工作。国观智库则对产业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国别机会研究也将为环保企业“走出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环保产业如何“走出去”,在渠道、商业模式的选择上,不同的企业方法不同,但如何更好地在海外市场“落地”,环保企业需要合作,从而共同应对困难,化解障碍与风险。王立章表示,E20环境平台也愿意为环保企业的资源整合与“走出去”提供助力。
与会者合影
(观点梳理:易贯香、赵喜亮;摄影:吕凯)
附:沙龙参会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保护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政策部)
国观智库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
桑德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公司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晓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紫禁城漆业有限公司
中成进出囗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大头针PPP问答平台
编辑:李艳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