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土十条”大市场下的热话题 冷思考

时间:2016-08-26 13:13

来源:高能环境

沸沸扬扬的“土十条”,历经3年多时间,易稿50余次后,终于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应对环保“三大战役”的最后一部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终于落地。

如今的“土十条”,成为市场异常期待的“宠儿”,政府、企业已愈发习惯将土壤修复打造成展示环保决心的窗口,这使得土壤修复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另外一个充满蓬勃张力的市场。不过企业的热情和市场的无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出现不过2年左右的市场中,百花齐放的热潮引发了大家对土壤治理商业模式的思考,新兴的产业、不完备的政策,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应如何“独善其身、良性发展”?


自带光环的“土十条”亮点何在

从摸清情况到依法治土,从分类管理到风险管控,从推进修复到分配责任,“土十条”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规划及行动部署,将成为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我国应对重点环境问题的又一行动纲领。 无论是从市场,抑或是“土十条”本身,业界可谓是翘首以待,“自带光环”的“土十条”到底有哪些亮点?孕育着怎样的市场空间?

摸清底数,强化监测。

我国缺乏全面详细的土壤污染数据,因此,“土十条”开篇即要求全面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治土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分类管理,突出重点。

“土十条”明显地体现出分类管理、突出重点的治理思路。具体来讲,农用地按污染程度分为未污染和轻微污染、轻度和中度污染以及重度污染三个类别,分别采取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等相应管理措施。

风险管控,保护优先。

土壤污染不仅成因复杂,较难察觉,且易于累积,稀释性差,治理起来周期长、难度大。因此,土壤质量维护尤其要注重污染风险的管控及优良土地的保护。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得当,则能够从源头上防止可能损害的发生。

开展修复,加强技术。

被污染的土地需要采用各种技术加以修复,再根据修复情况重新利用或作其他安排。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修复工作及其相关技术就是关键所在。技术方面,要求整合科研资源,加强土壤污染基础性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分批实施200个应用试点项目,遴选出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并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政府主导,责任明确。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土壤污染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如何划定尤为重要。同时,强调部门协调联动,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在“十二五”的政策热潮下,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迅速,预计“十三五”期间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元以上。 面对土壤修复市场的大蛋糕,引发企业一阵投资热潮,可谓是环保企业的“掘金时代”。但热度之后,应回归理性。面对一度处于沸点的“土十条”,有业界专家仍表示怀疑,“土十条”能否掷地有声,甚至落地生根?

“土十条”能否落地有声引业界揣疑

由于我国的土壤修复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此外,与之前预估的万亿市场不同,一方面,“土十条”将风险管控作为核心,让市场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土十条”的主要指标,对土壤修复行业和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疑似矛盾的要求,让大家陷入冷静的思考。


业界期待或成问号环保部专家董战峰表示,虽然对于土壤修复问题,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决心。但由于我国土壤修复工作很多正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做了很多的工作,但距离土壤环境保护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落实“土十条”,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土十条”实施的前提是知道污染“家底”,其中科学可靠的详细调查是基础,采样技术规范制定和实验室质量验证是关键。但是我国缺乏全面详细的土壤污染数据,甚至部分地区缺乏监测点位和人员配置。因此,看似更为“劲爆”的“土十条”,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市场与治理效果,目前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风险管控意寓何在今年年初,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特别强调:土壤污染治理思路不是投入几万亿元的“大治理”。“土十条”出台后,更是将风险管控作为核心,而并非产业界期待的修复盛宴。

土壤治理思路更加科学合理,对行业的市场预估回归理性,对治理监管和要求更加严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土壤修复相关企业至少近1000家,99%的修复企业都是近年才出现的。所以对“土十条”带来的市场预估值应回归理性,为过热的行业降降温。

但不可否认,“土十条”的治理思路更加贴合实际,也对治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土十条”提出,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不仅对修复过程进行监管,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还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业界认为,对企业治理的过程监管更加严格,将规范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水准是否匹配相比“水十条”,“土十条”,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没有之前想象的大,但对相关产业的要求更高,行业水平距离“土十条”要求,还有差距。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面临技术储备不够、人才队伍不强、工程经验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使这一新兴的潜在规模巨大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规范和引导,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业要想达到目标中的规模尚需时日,需要企业完善产业链,提升自主研发水平。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技术引进等实现技术的不断突破。

商业模式是否明晰一直以来,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是业界探索的重点领域。有观点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我国土壤修复市场一直依靠专项资金带动。而业界期待,“土十条”能推动行业赢利模式的形成,促进企业尝试新的治理模式。

关于土壤修复资金来源,“土十条”中提到加大政府购买、发展绿色金融、发债等方式,但是关于污染主体收费模式、财政补贴的资金来源、金额等具体详情仍比较模糊,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尚未明确。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污染土壤修复是环保行业的一块大蛋糕,但其实这项工程耗力、耗资,资金缺口巨大,目前,我国修复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政府承担的修复资金所占比例达3/4。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政府,特别是中央财政,缺少稳定的支付体系,就难以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细节把控+有益探索 或前景可期

由于我国的土壤修复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此外,与之前预估的万亿市场不同,一方面,“土十条”将风险管控作为核心,让市场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土十条”的主要指标,对土壤修复行业和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疑似矛盾的要求,让大家陷入冷静的思考。

细节决定成败。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建议,各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时,除了要进一步明确责权利,还要明确经济保障机制。“‘土十条’提到,2017年年底前,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但是,目前对经费保障没有更多规定。”谢德体说,实践证明,没有财政保障会很难落地,秸秆和电池的回收利用就是例证。

全国人大代表吴青认为,在严控新增污染方面,可以增加对新增污染的环境质量考核及责任追究内容。如果各地有新增污染出现,则新增污染将被视为当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证据,并据此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任用及责任追究的依据。

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土壤污染防治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严格守法、公众的积极参与及社会的全面监督。

引入市场手段,解决资金瓶颈。

依据“土十条”,为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我国将建设一批土壤污染防治实验室和科研基地。

专家认为,引入市场机制的优势在于,检测结果更准确,更有利于第三方监管,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

投入巨大、资金瓶颈是土壤修复不能承受之重。

有数据显示,中国约有333万公顷耕地因遭受污染而不宜耕种。据此计算,完成全国污染土地治理,所需资金将非常惊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蓝虹曾向媒体表示,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较低的植物修复法,每公顷耕地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万元,所需资金总额高达6万亿元。

面对土壤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全国人大代表周奕丰建议政府采用市场经济的做法,鼓励以工商业反哺农业,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土壤改良和污染的治理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参与土壤的污染防治与治理工作。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