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60% 。全面推进住宅小区、办公场所、公共设施等充电设施建设,全市充电设施达到10.3万个(新增4.5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3万个(新增6000个以上)。推进集装箱牵引车清洁能源替代,年内LNG集卡车辆总数达2500辆(新增500辆以上),其中港区新增或更换集卡使用LNG比例达到90%。鼓励船舶使用LNG试点应用,推进内河货运船舶LNG动力试点示范,应用规模150艘(新增80艘以上)。支持集装箱船球鼻艏改造、飞机加装鲨鳍小翼和翼尖小翼、铁路机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照明和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等交通装备节能技改项目,以及枢纽场站设施节能改造。加大温拌沥青等新型路面材料推广应用力度,加大车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与服务。
(十)强化交通节能减排管理。持续加大道路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加大老旧车辆淘汰治理力度,严格实施已明确的限行政策。利用便携式汽车尾气检测仪等设备,加大对道路行驶车辆尾气排放的抽检力度。加快上海绿色港口建设,严格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第一阶段管控措施。持续推进上海港岸电发展。推进港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加快上海绿色机场建设,继续完善桥载设施建设,推广地面辅助电源使用。推行交通节能调度,发展绿色物流。
六、提升建筑能效,深化建管并举
(十一)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土地利用,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区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实现雨水综合管理。启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在低碳发展实践区、重点功能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不得低于70%。以装配式建筑发展为契机,促进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建设。落实2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继续做好节能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建设,推动创建绿色校园、绿色医院、绿色商场和绿色饭店。积极推广以外遮阳、通风、绿化、门窗及兼顾保温隔热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加大全装修住宅推进力度,外环线以内城区新建商品住宅100%实施全装修,奉贤、金山、崇明比例30%,其它地区比例50%。推进道路照明设施节能改造4300余套。加强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推进立体绿网工程。
(十二)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工作,完善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功能。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引领作用,创建不少于4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加强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实施绿色采购制度。依托市场化手段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鼓励公共机构开展用能托管。加强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物流、金融等领域重点用能企业管理,积极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置标准,严禁能源消费包费制。加快道路照明监控系统建设,实现远程集中控制达到100%。
(十三)规范建设行业污染防控。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噪声扬尘在线监测,全面提升建设行业噪声扬尘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建筑工地、拆房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工程材料、沙石、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应当密闭处理,创建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强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整治,加大降尘设备安装率。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确保物料运输车辆车容车貌整洁、车厢密闭、余泥不漏,继续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
七、推进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污染源排放监督管理
(十四)继续推进工程减排。推动外高桥电厂1#等9台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国I、国II等老旧汽油车淘汰,完成船舶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治理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推进力度。完成中小河道整治任务,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开展土壤状况调查,摸清污染底数,推进南大、桃浦等地区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加快农业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加强扬尘和秸秆焚烧治理。
(十五)完善防污治污机制。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贯彻落实排污费转税工作,强化污染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施“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坚持“清洁发电,绿色调度”。探索污水输送优化调度。继续强化对重点减排单位的监督管理,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目标。全面推行河长制。
八、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扩大推广示范应用
(十六)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继续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加快高超超临界发电、低品位余热发电、小型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细颗粒物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汽车尾气净化、垃圾渗滤液处理、多污染协同处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节能减排领域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和平台,促进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进校(研)企联合,共同研究解决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在市级科技专项中,统筹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
(十七)推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高效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高效热泵、半导体照明、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成熟适用技术。继续推广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效节能工业产品。加快引进国外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推动本市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组织节能减排技术供需对接,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技术单位建立节能减排技术装备的展示、展览、交易平台,建设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和教育示范基地,综合采取采用“互联网+展览展示”等模式,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服务能力。
九、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