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04 09:56
来源:中国水网
深水海纳集团总裁 肖吉成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宣告了实行38年之久的排污费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意味着我国“绿色税收”体系进一步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从此有了法制的护航。
“费”与“税”的前世今生
“费”改“税”,一个字的变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更迭。深水海纳集团总裁肖吉成向凤凰卫士记者简要介绍了排污费与环保税的前世今生。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了排污费制度,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排污费制度开启了长达38年的征收旅程。
环境保护税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旨在利用税收的调节作用来保护生态环保。2015年6月,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环境保护税(征求意见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环保税主要针对污水、废气、噪音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
排污费与环保税的区别
在深水海纳集团总裁肖吉成看来,环保税与排污费的区别,首先是征税费用不同。排污费是只要有污染的企业,收费标准都一样;而环保税的计税标准是排污越多,缴税越高,排污越少,缴税越少。其次是地方留成不同。排污费中央与地方按照1:9的比例留成;而环保税则全部归地方留成。第三是减税方面,《环境保护税法》设定75%和50%两档减税优惠,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肖总强调:以往的排污费只具有行政属性,而环保税则上升至法制层面,环保税的威慑力要远远大于排污费。
环保税的征收标准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环保税的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其计税依据按照:1、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2、应税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3、应税固体废物按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4、应税噪声按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据悉,目前已有25个省份公布征税标准细则。
环保税引导排污企业转型升级
肖总认为,环保税的实施,短期内可能增加排污企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企业排污逐步减少,企业的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环保税采用“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原则,同时配套75%、50%两档减税政策,引导排污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或引进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实现企业的绿色升级,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道路。
环保税长期利好环保产业
作为环保行业专家,肖总十分看好环保税对于环保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他坚信环保税的实施,对于环保行业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环保税的实施,排污所产生的税负成为排污企业的成本之一,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必然会通过技术、设备升级,项目提标改造等,来减少污染排放量。因此,环保订单需求将得到集中释放,这对于环保行业是一个长期利好。另一方面,环保税的实施,将会促进第三方环保服务商的发展,环保企业通过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为排污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生产企业排放到第三方服务商的污染物是不需要缴税的,环保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污染物进行最大限度的处理,从而获得经营收益。这一模式的优点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有利于环保行业的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
深水海纳的挑战与机遇
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在水务与环保行业深耕十余年的老牌劲旅,其在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水环境治理、污泥固废、供热等业务领域均取得骄人的成绩。环保税应税项目中的污水和固体废物,是深水海纳集团的优势业务。开征环保税,对于深水海纳集团而言,既有挑战,更是机遇。
肖总坦言,随着环保税的实施,对环保企业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它将间接地引发一场环保行业内的洗牌动作,只有优质的企业,才能经历新税法带来的洗礼,唤发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具体而言,技术方面,深水海纳集团作为专业的服务商,在国内外巨头林立的环保市场,保持持续的技术领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运营管理方面,项目投产之后的运营,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加强运营团队搭建、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是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谈及环保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肖总满怀憧憬。他认为,环保税通过税制调节市场,提高了排污企业在环保投入方面的积极性,向万亿级别的环保市场释放更多的订单需求。深水海纳集团作为环保行业的佼佼者,有望在井喷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加速企业的发展腾飞。
此外,深水海纳集团拥有涵盖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产业链服务能力,是具有技术实力、项目经验、管理优势的水务与环保综合服务商。随着排污企业需求的集中释放,集团在第三方专业服务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将逐步显现,未来有望在BOT、PPP领域持续发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拥抱金山银山。保护与发展本身并不矛盾,它需要的只是平衡。站在大环保时代的潮头,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只有顺应时代,激流勇进,才能成就这个时代不朽的传奇。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