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2 15:39
来源:江苏省政府
(十八)建立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水域,严格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淮河、大中型湖泊等重点水域禁渔期制度,推动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严厉打击“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建立幼鱼资源保护机制,开展捕捞限额试点,推进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加大江河湖海的增殖放流力度。推进江、河、湖水系自然连通,持续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十三五”期间每年疏浚农村河道土方25亿立方米以上。全面落实农村河道“河长制”,大力推广“五位一体”农村河道管护模式。到2020年,全省建成200个“水美乡镇”、 2000个“水美村庄”、75条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少于200平方公里。
(十九)创新林业和湿地养护制度。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加强农田林网和绿美乡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加强沿水绿化、沿路绿化带建设,推动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和质量提升。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建设,强化重要湿地保护。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确保4230万亩湿地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有提升。
六、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
(二十)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鼓励高校院所和农业企业围绕“十三五”农业重大科技需求,突出农业投入品减量高效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和农产品绿色生产加工贮藏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尽快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提升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加强农业绿色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吸收先进的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成果。
(二十一)健全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完善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支持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渔船改造、人工鱼礁建设等。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支持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完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高效植保、施肥机械的推广补贴机制。建立与利用量相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养殖场配套建设治污设施。综合运用税收、政策性担保等激励政策,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健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
(二十二)打造优质农产品标准和信用体系。精简整合强制性地方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地方标准,鼓励制定团体标准。加强农兽药残留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业水资源利用等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制定。实施国家农业绿色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市场较强竞争力的江苏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食用农产品准出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规范监管,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推介力度。
(二十三)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提高部、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扩大市、县两级配套监测点规模,建立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及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制订林业资源监测考核办法。加强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污染防治,发布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定期监测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充分体现资源稀缺和损耗程度的生产成本核算机制,研究农业生态价值统计方法。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
(二十四)实施绿色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把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产地环境、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等内容纳入农业人才培养范畴,加大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队伍,引导其率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展绿色生产。加强绿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省级绿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七、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内容。农业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重要情况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二十六)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结合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建立完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对各地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开展联合督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农业绿色发展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褒扬,对落实不力的进行问责。
(二十七)营造全民行动氛围。在生产领域,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水生生物保护,以及投入品绿色生产、加工流通绿色循环、营销包装低耗低碳等绿色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从国民教育、新闻宣传、科学普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持续开展“光盘行动”,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抵制奢侈、低碳循环等绿色生活方式。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