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牛羚、瞪羚到独角兽 环境企业如何实现蜕变

时间:2018-05-11 17:1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毛茂乔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启,环境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然而,在产业飞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型企业数量众多,呈现出“小“”散“甚至”乱”的局面。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跨界而来的巨鳄压力,中小企业如何保持高速增长,从五万多家环境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资本青睐的“独角兽”?

一、初识牛羚、瞪羚、独角兽

在政策频频利好的大背景下,快速奔跑的环境企业就像敏捷、有韧劲、有灵性的牛羚、瞪羚和独角兽。

通常来讲,牛羚企业是指规模小但却像牛羚一样有强大的生命力,克服重重困难、顽强成长向前狂奔的企业。

瞪羚企业是指像瞪羚一样高速成长、跳跃式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

独角兽企业的说法最早流行于硅谷,是指估值在10亿美元(70亿人民币)以上,能给行业带来颠覆式创新的初创企业(尚未上市)。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可能有更具体的认定标准,比如要求企业连续两年营收年均增长30%以上,最近一年营收达500万元以上才能称作牛羚企业;要求企业连续三年营收增长40%以上才能称作瞪羚企业。

环境领域的这三类“神兽”具有的特点是: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成立时间不长但业绩快速增长;营收规模在千万到亿的量级;非常有潜力塑造产业新方向。

在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成都高新区等全国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瞪羚企业受到很多优待,如政策激励、政府扶持、融资支持、配套保障等。一个地区的这类企业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氛围更好,活力更足。2018年3月起,独角兽企业更是受到A股IPO开绿灯的“照顾”。这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极大地鼓舞了中小企业前进的动力,中小企业也纷纷开始尝试申报。

二、牛羚企业和瞪羚企业成长中的“三大命门”

当前中国环境企业有5万多家,按照E20研究院的分类它们形成了由300余家优秀的环境企业组成的金字塔产业格局:约20家资产规模在300~500亿之间以投资运营为核心的重资产环境集团;约50家资产规模在100亿左右的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约100家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领跑者;约100家高性能、高标准的设备制造服务商。E20分别称之为A、B、C、D方阵。显然,牛羚企业和瞪羚企业活跃在C、D方阵中。

5万多家环境企业里,中小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在中国,每天有一万家创业公司成立,但其中的90%都活不过18个月。这些“小而美”的公司能存续几年的时间,已是佼佼者,但要想长成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参天大树,依然需要面对成长过程中无数的疾风骤雨。

当然,即便在发达的欧美国家,中小环保企业依然为数众多,如细胞般快速的迭代,也是这个领域的一种行业生态。到底谁将成长升阶,谁能维持竞争力小而灵活,而又有众多小企业被淘汰,分析其背后原因十分重要(其实大企业也有崩塌的风险)。环境领域的中小企业表观上遭遇的困境是市场挤压、资本匮乏、人才流失、管理不善,而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可能是:

(一)战略目标过短,定位不清晰

一个企业短期内盈利是容易做到的,难的是长线经营。创建企业时可能只考虑了近期的优势和收益,没有对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没有对未来的战略目标、经营构想、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制定全局的规划。因此容易被快速变化的市场牵着走,面对冲击时应对能力很弱。

从这点而言,在PPP领域E20研究院也一直强调战略中应注重长期的“运营”视角,而近期PPP中的PFI模式中的工程导向就很难培养出稳定增长的商业模式,即便公司规模由此做得很大(相关阅读→规范之下PPP应走向何方——再定义PPP里的运营)。

(二)商业模式创新不足

当前的环境产业,已由单一的设备服务、工程服务、投资运营服务向寻求整体环境效果服务转变,完成了从“点”到“线”到“面”三个时代的跨越。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丰富更新,从设备提供到EPC到BOT/BT/TOT/O&M再到PPP。随着竞争者的不断涌入,陈旧单一的商业模式可能很快就会撞到天花板。例如传统水务EPC的增量空间几乎走到了末路,此外EPC业务的稳定预期角度的缺陷也是命门。

对比来看,以可持续现金流为优势的北控光大等所曾依赖养成的特许经营模式的黄金资产已经一票难求,而如深圳长隆、神美科技所处在的药剂行业曾经不被重视,却同样以可持续现金流的优点引人瞩目。

(三)融资成本更高,融资渠道更少

据《中国社会融资环境报告》统计,当前我国社会融资(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为7.6%,而这仅是承担融资利率对应的成本,真实的平均融资成本超过8%。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部分高于10%,无疑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很重的负担。

从融资方式来看,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首要渠道,占比54.84%;中小企业因缺少资产抵押、盈利水平较低,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在资金寻求“安全性”的趋势下,以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纷纷出现转型,由服务于投资转向服务于消费,由服务于中小企业转向服务于个人、政府平台和大型企业。

三、生态位错位、差异化集中助力牛羚企业和瞪羚企业突破

环境产业的未来格局,无论是市政还是工业,无论是相对成熟的传统水务还是“喧哗骚动”的环卫与危废,集中度都会进一步提高,但各个细分领域依然留给大量中小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牛羚企业和瞪羚企业可以通过生态位错位竞争策略和差异化集中策略找到突破式发展的路径。

(一)生态位错位竞争策略

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位置,发挥自己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这就是“生态位”的概念。生态学中有许多与企业战略相通的法则,很有意思(相关阅读→薛涛视频:二十年水业纵深,贯穿生态未来)。

同质产品或相似的服务,在同一市场区间竞争难以同时生存,容易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需要“错位”。错开生态位的主要途径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的生态位不与同行重叠,避免无谓的市场竞争。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