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9:22
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南通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属地负责、条块联动、标本兼治、综合管理”原则,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过程监管严密、消纳处置规范、资源利用充分、执法查处严格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全市建筑垃圾常态长效管理水平。到2020年,全市各类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基本实现分类处置,南通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各县(市)城区达60%以上,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筑垃圾专项考核中位居前列。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建筑垃圾规范管理
1.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参照南通市区做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纳入特许经营管理范围,明确特许经营准入条件,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有技术、有实力、能处置各类建筑垃圾的企业,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享有特许经营范围内建筑垃圾的处置权。
2.推进源头分类。本市建筑垃圾按照工程弃土、砖块及混凝土弃料、可燃物、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废弃物标准(附件1)实行源头分类、分类堆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其中,工程弃土类进行工程回填综合利用;砖块及混凝土弃料类为可资源化利用类建筑垃圾,进入特许经营企业加工为再生产品;碎木料等可燃物类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置;油漆桶等有害垃圾类进入危险废物处理系统规范处置;金属等可回收物类进入废旧物资资源系统回收利用;石膏板等其他无法综合利用的废弃物类进行安全填埋。在建设(拆除)工地、居民小区、公共机构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分类堆放点,并采取洒水、喷淋、覆盖等措施有效控制扬尘,未分类的建筑垃圾原则上不得外运处置。
3.规范处置核准。各地要按照《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要求,严格落实房屋拆除工程、河道水利工程、市政园林工程、道路交通类工程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政许可工作。建设(拆除)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负担建筑垃圾的处置费用。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或者发包时,应当在招标文件、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和分类管理的具体要求,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建筑垃圾处置责任。建筑垃圾运输前由建设单位向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城管部门进行申报,提交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运输合同等申请材料,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排放)许可证》,对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应运输至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处置企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填埋或交由无资质处置单位处置,违者由城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4.严格运输管理。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选择具有《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许可证》的运输单位,运输处置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在运输处置前必须到所在地城管部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许可证》,并固定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执行“一车一证”(《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许可证》副本)管理规定,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消纳点位运输处置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实际产量、运输量与城管部门核准的处置方案基本一致。
5.加强闭合管理。各地要建立健全动态、闭合的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制度,依托“数字城管”等信息化平台,拓展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功能,采取源头计量、进厂称重、联单管理等措施,对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种类、数量、运输车辆及去向等情况实行闭环管理,力求“产生、收运、处置”全过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征信部门应将建筑垃圾处置信息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信用信息记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6.鼓励探索创新。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企业探索采取固定与移动、厂区和现场相结合的处置方式,优先实施建设(拆除)工地现场处置,对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就近处置利用。相关县(市)、区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参与源头分类,实行源头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置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利用效率。
(二)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
1.明确推广责任。市住建局负责制定再生产品目录,工程造价管理单位定期发布再生产品市场指导价。市住建局、市政和园林局、水利局、交通局应分别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划定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部位和产品种类,由市住建局统一对外公布。市财政局负责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市行政审批局将此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市市场监管局负责督促特许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市场抽检力度。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工程监管权限对再生产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2.规定使用比例。县级以上政府财政性资金及国有单位资金投资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房屋建设、市政园林、道路交通、河道水利等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政府性工程),在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前提下,按照《南通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种类及应用工程部位》(附件2)要求,率先使用再生产品,指定工程部位选择的再生产品替代使用比例不低于8%,再生产品价格不高于市场指导价。本市混凝土企业生产C25及以下强度混凝土的,应按照住建部《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443-2018)相关要求,在确保质量基础上,合理使用再生骨料。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