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垃圾焚烧“82500小时数”新规解读:国补领取时长或缩短5年!

时间:2020-10-23 14:03

来源:环保圈

作者:程彩云

3领取时长或缩短5年,向存量项目“开刀”

某固废企业说,“15年的期限,实则是为了给流化床技术托底的,因为流化床项目,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要低些,若按年均6500小时、项目满产运行计算,实则能够拿到的国补期限约13年。而对于国内绝大数使用炉排炉技术的企业来说,政策规定82500合理利用小时数上限,是个伤害。

“越是产能利用率高的优质成熟炉排炉项目,伤害越大些,道理很简单,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越高,可以拿到的国补期限越短。”他继续表示,对于目前技术相对较成熟的焚烧企业而言,项目年运营时长一般能达到8200小时。若根据《补充通知》82500合理利用小时数上限计算,项目可领取国补的时长仅为10年,比最初政策规定15年足足缩短了5年,无疑拉长了投资回报期。

如果说,上个月三部委印发《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传递出的信号是6-7成项目难入库,抢装潮来临。那么这次三部委《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规定的82500合理利用小时数上限,则是向存量项目“开刀”,提醒业内哪有15年国补可领,只有10年期限,早领完,早退出。行业也应尽快学会摆脱补贴,自谋发展,走市场化的道路。

因此,该政策对于大城市高产能利用率的项目有一定影响,应该说是利空。一是缩短了项目收益期限,二是满产超发拿不到补贴。

但也有企业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新政策总要适应和及时应对,有补贴总比没有的强,“早领完,早退出”的模式,对合理确定项目收益、稳定行业预期,倒逼垃圾处理费出台,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0年的时间,足够让投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如提高进厂垃圾的热值、上调垃圾处理费、搞好存量项目的运营等措施,弥补补贴退出的损失,更何况很多合同项目都签好了补贴退出,提高垃圾处理费的条款,可以“兜底”。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不要担心补贴取消,因为垃圾焚烧发电不同于风电、光伏,它引起政策连锁反应,足以让城市体会到垃圾围城的威力。

当市场上没有猪肉可吃的时候,一定会建猪圈。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垃圾焚烧,当垃圾多的没地可去的时候,也一定会建垃圾焚烧厂。

4国补不够绿证来凑,建议提前探路“绿证”交易

在笔者看来,规定82500利用小时数上限,虽然对优质项目有点伤害,但也不是多大的影响,毕竟这部分资金还是有的。

对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的是,新增项目未纳入补贴名录、补贴拖欠、环保不达标、融资不畅导致坏账、资产负债率攀升等各类风险。

最致命的影响,就是以后的国补取消,据笔者测算,一旦垃圾焚烧项目无法入库,拿不到电价补贴,每吨垃圾处理费需要上涨70元左右,才能维持原有的收入。

在此,提出如下五点建议和对策,仅供参考:

1、通过技改,优化运营团队,搞好存量项目的运营;

2、协调好政企关系,做好国补取消、上调垃圾处理费的对冲准备;

3、国补不够绿证来凑,提前做好功课,探路“绿证”交易;

上述《通知》规定,合理小时数以内的电量,可全部享受补贴。超过合理小时数的电量,生物质发电项目(垃圾焚烧等),也可按当地火电基准电价收购,并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配额制、各省陆续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实施方案出台,未来“绿证”将成为增加项目收益的重要途径。

尽管我国垃圾焚烧领域的绿证交易还处于萌芽状态,市场不成熟。对于企业来说,及早做功课,提前研究“绿证”交易,就是为未来投资多了一重保障。

4、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重视现金流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国补逐渐缩进、项目收益回报年限逐步拉长,各家龙头企业比拼的不仅仅项目运营水平的高低,更是谁的融资渠道更畅通、谁的融资成本更低。

因此,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重视现金流,对于垃圾焚烧这种资金密集型产业来说,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事情。

5、不盲目扩张,但也不放弃优势地区、优势项目竞逐,挖掘出下一个蓝海。

不要在垃圾焚烧一棵树上吊死,国内固废市场那么大,细分领域那么多,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又不断催生新的商机,只要用心,总能挖掘出下一个“蓝海”。

  相关阅读:

  三部门:关于《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垃圾焚烧项目国补上限82500小时,国补不够绿证来凑?


12

编辑:赵利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17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