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群峰重工&华夏青山:“建筑垃圾”和“资源”的距离,仅有一个“再利用”

时间:2021-05-13 11:24

来源:中国固废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开发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超过20亿吨。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置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且以回填、制砖等低附加值途径为主,大部分建筑垃圾仍是采用露天堆存、填埋等粗放方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卫生、易导致安全隐患等等。如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可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

建筑垃圾产量巨大,且具有资源化属性,其资源化处理利用亟待产业化大规模推广,相关产业拥有重要的市场发展机遇。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不仅有利于解决堆存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利于降低建筑原料使用成本,进而减少因砂石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河道破坏、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恶化等环境问题,一举多得。

2.png

二、可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其他材料

建筑垃圾是一种多组分混合物,除废混凝土、废砖瓦等无机硬质组分外,还含有废木材、废沥青、废金属、废塑料等组分。建筑垃圾须在实现各组分有效分离的基础上,分别加以利用:

1620876516390802.png

废金属可用于钢铁冶炼

4.png

废木材、废塑料等可燃物可用于焚烧发电

5.png

渣土可用于绿化、回填等

废混凝土、废砖瓦等主要成分,经加工可生产一定级配的颗粒——再生骨料,可替代天然砂石骨料用于再生混凝土、再生干混砂浆、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混凝土制品等绿色建材的生产,从而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

三、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现状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工艺技术体系。为规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生产与应用,近年来先后颁布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和《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两项标准和《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规定了再生骨料的分类和规格、性能指标要求、试验检验方法和规则、运储及在各类再生建材制品中应用的技术要求。深圳、昆明、天津、沧州等城市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试点,但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处理手段单一,以传统砂石料生产工艺和移动式成套破碎筛分设备为主,缺乏系统、有效的除杂设施,劳动强度大,再生骨料产品质量较差。

四、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概况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再生骨料的工艺区别于常见的天然砂石骨料的破碎筛分工艺。为满足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在破碎筛分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分选除杂工艺措施,并根据再生骨料产品的用途,确定骨料整形、强化工艺及微粉去除工艺。

1.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及装备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变身再生骨料,一般需要的工艺为:分选除杂、破碎、筛分、骨料整形强化、再生制品生产等。而再生骨料生产可用于再生混凝土、再生预拌砂浆、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混凝土制品等。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及装备体系已日趋成熟。

2.分选除杂技术及装备 建筑垃圾的分选除杂可分为人工和机械分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有什么区别呢?机械分选是根据建筑垃圾中杂物在尺寸、磁性、比重等物理特性的不同进行高效分离,主要包括筛选、风选、磁选、水力浮选等;人工分选主要针对无磁性金属、玻璃、陶瓷等一般机械手段难以分离的杂物。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因其所含杂质种类繁杂,除杂过程往往是需要多种分选方法并用的。

五、结束语

群峰重工&华夏青山认为,大力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主流趋势,再生骨料制备技术及装备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关键。再生骨料制备不再是简单地等同于矿山用破碎筛分工艺。我们须通过广泛借鉴吸收国外先进工艺和装备技术,针对中国建筑垃圾基本无源头分类、组分等复杂的国情,必须充分考虑分选除杂工艺,严格控制再生骨料中的微粉含量、泥块含量、杂物含量等,辅以颗粒整形等工艺,保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才能实现再生骨料在混凝土、干混砂浆中的应用。

7.png

对此,华夏青山作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先行者,所研发生产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可以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多种再生骨料,其中包括:混凝土骨料、新型墙体材料原料、道路基层填辅料、高铁建设砂石骨料等,不仅可以就地再生减少运输成本,而且还能够避免二次污染。

8.png

据了解,群峰重工&华夏青山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移动式破碎站具备系统集成,及良好的创新性,整条生产线采用全封闭设计生产,装有除尘除铁设备,其具有生产率高、运行稳定、零排放等特点,采用电脑全制动控制,触屏操作,工作安全可靠、节能,其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系统的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