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72.4%,“十四五”环境监测市场的大爆发与强挑战

时间:2021-08-17 09:1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

相较于“十三五”,“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环境治理的重点逐渐从政府投资驱动向市场化驱动方向转移,催生了新兴的环境监测企业诞生。今年上半年共注册5.0万家,同比增长72.4%。同时,监管对数据的准确度也推动了第三方环境监测运营市场的释放。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伴随环境产业的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需求不断升级。

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中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方向:2020 ~ 2035年,生态环境监测将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构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体系。

以支撑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监测能力高质量发展为途径,融合多领域先进技术的大监测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生态环境监测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近年来,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问题层出不断,部分排污单位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屡禁不止,甚至一些排污企业的环境违法方式从“偷排”转为“偷数字”,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干扰,甚至出现拔采样管、设置嵌套软件直接篡改监测数据的严重现象。

比如,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云南省玉溪市督察发现,玉溪市通海县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不动真碰硬,为达到水质考核要求,搞样子工程,做表面文章,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造成水质改善的假象,实际上杞麓湖水质并未得到改善。

真实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至关重要。对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第三方污染源监测运维机构存在弄虚作假情形的问题,国家严厉惩治,目前正在推动加快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推进落实《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这也成为了全国各省市环境监测趋严的重要抓手。如近日,在河北省省厅统一部署指挥下,石家庄、沧州、定州、廊坊等多地开展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造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正常运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承担环境监测等职责的机构或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污染环境罪、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另外,国家及各省市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政策文件,在政策上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国家层面,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明确,到2025年,在监测业务方面,环境要素常规监测总体覆盖全部区县、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地方省市层面,2021年,江苏省印发《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四川省发布《2020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陕西省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关于“十四五”时期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5月26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深入研究、加快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目前主要思路基本成熟。

“十四五”时期,环境监测需求服务升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肖建军曾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指出,“十四五”时期,面向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减污降碳”为总要求,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生态环境监测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具体到监测网络建设,总的考虑是:常规监测要“高质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摆脱同质化扩张的路径依赖;新领域监测要“补短板”,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撑。

如在“增水”方面,要围绕地上地下、陆海统筹、三水统筹的新要求,重点补齐水生态监测、地下水监测短板。组建全国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网络,通过“生境+生物”的综合监测评价,全面反映河湖湿地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优化水质监测布局,关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监测分析,开展入河排污口和面源监测,实现水岸共治;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实施例行化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守护地下水水质安全;在重要水体开展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素等新污染物监测试点,摸清水生态环境健康风险。

相比以往,“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需求全方位、进一步提升。

image.png

监测点位上,地表水监测领域国控断面数量将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个左右,大气环境领域国控点位数量从1436个增加至2000个左右,国家土壤监测点位数量保持在8万个左右。

监测模式上,环境质量、污染源与生态状况监测有机融合,常规监测从大范围、高频次、全指标模式逐步向动态调整、差异布局、增减结合转变,全天候、全方位、多维度的监测技术广泛应用。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从简单出具数据向提出切实管用的综合管理决策建议转变。“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需求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监测指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从常规理化指标向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生态指标拓展,从浓度监测、通量监测向成因机理解析拓展;

其次,监测点位从均质化、规模化扩张向差异化、综合化布局转变;

第三,监测领域不断拓展,从陆地向海洋、从地上向地下、从水里向岸上、从城镇向农村(监测市场下沉)、从全国向全球拓展;

第四,监测手段日益多元化,从传统手工监测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

第五,监测业务从现状监测向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拓展、从环境质量评价向生态健康评价拓展。

环境监测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伴随国家对生态环境监测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精细化多元化需求的出现,以及在国家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产生的碳排放溯源机遇,环境监测市场迎来新一轮的释放。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中提到,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监测服务,鼓励社会监测机构参与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手工监测采样测试、质量控制抽测抽查等工作,形成多元化监测服务供给格局。这导致中国环境治理的重点逐渐从政府投资驱动向市场化驱动方向转移,催生了新兴的环境监测企业诞生。同时,监管对数据的准确度也推动了第三方环境监测运营市场的释放。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共25.5万家。2020年是近十年注册量的高峰期,全年共注册7.2万家企业,同比增长100.3%;今年上半年共注册5.0万家,同比增长72.4%。从地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现存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其中江苏拥有最多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共3.1万家排全国第一。

面对庞大的环境监测市场,行业还存在一些挑战。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曾表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相对低端,极易在价格战中陷入低端循环;数据准确性还有待提升,部分企业存在造假行为;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对环境决策支持力不够等。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能够解决客户痛点问题的环境监测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比如,作为国内较早从事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力合科技近期在重大技术上获得突破,成功研制铊水质自动分析仪,该仪器通过自主设计的“绿色金属”传感器,提升分析灵敏度、专一性,解决了耗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满足水样品中超痕量铊的准确和可靠自动监测要求。目前仪器已经通过第三方监测机构检定,与实验室ICP-MS测铊的分析方法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4月27日, 由力合科技牵头承担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龙净智慧环保通过数据采集、在线监测、机器学习、智能建模等技术手段,为工业园区治理和环保污染治理提供节能减排新思路,实现环保设备的智慧控制,目前已在六安电厂、湄洲湾电厂、玉环电厂等多个项目成功应用。

先河环保率先开发了生态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全样本的有效性监测,精准锁定污染源头,为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和有效科技抓手。近日,先河环保与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碳达峰及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大脑、节能环保等方面业务,为区域政府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双碳”创新服务模式、共同为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在污染源精准溯源的需求下,伟瑞迪作为 “精准控源、动态溯源” 的核心技术引领者,推出了国内领先的微尺度动态溯源技术,可助力城市和园区建设新一代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全国领先的监测、预警、应急、达标管控系统,减少污染事件发生及因环保、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树立践行“两山理论“标杆形象。

面对环境监测这一蓝海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环境监测企业需要准确识别机会,提升自身技术和运营实力,在优势领域赢得先机。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