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08 09:20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环卫人李军
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这对于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引起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后,全国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408个城市设立了环卫工人节,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环卫工作的重视和对环卫工人的关怀,每年的这一天也对呼唤社会尊重关心环卫工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这对于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引起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后,全国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408个城市设立了环卫工人节,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环卫工作的重视和对环卫工人的关怀,每年的这一天也对呼唤社会尊重关心环卫工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70多年来,环卫工人伴随祖国一路成长,见证了每一座城市的演变。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家出台了一些环卫工人保障政策,环卫工人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即便如此,环卫工人仍是目前劳动强度最大,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一个庞大群体。
环卫工人权益保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环卫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应当把视角放到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才能看清制约环卫工人权益落地的问题本质。
2002年,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这是中国环卫开始迈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里程碑。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环卫市场化由此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国环卫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环卫企业1万多家,环卫市场化率超过70%。社会企业在带动环卫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升、保障环卫工人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承受着越来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最直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点在环卫行业尤为明显。一方面是环卫工人本就普遍年龄偏大,与此同时行业的薪酬水平又很难吸引年轻人进入。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卫工人达到退休年龄不断流失,而新生力量不能及时补充,环卫企业招工难问题突显。用工紧张将加大环卫工人的作业强度,进一步降低环卫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而从服务效果的角度看,当环卫工人的作业量达到极限时,其作业质量难以保证,作业质量下降将影响甲方对环卫企业的考核结果,扣分扣款势必又会导致环卫工人薪酬待遇的下降。
为了应对环卫工人不足,企业可能会采取两种措施:
一种是作业标准下降,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其后果是城市人居环境变差,垃圾不能及时收运,道路等公共区域不能得到及时清扫。
第二种措施是企业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和新装备新技术的投入,提升环卫工人的人均作业效率,从而在满足甲方要求的同时,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其工作环境。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将带动环卫工人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在人口老龄化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这应当成为环卫行业发展的方向。虽然装备和技术升级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环卫行业,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加艰巨的挑战,但很多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企业已经勇敢实践并初具成效。当然,也希望政府能够在科技投入、人员培训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支持。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实际上还潜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甲方考核规则对企业的制约。目前政府在招标时普遍将环卫工人人数作为成本测算和定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将之作为考核环卫企业的付款依据。实际上,政府采购企业的服务,应当考核的是企业的服务效果,而不是服务方式,不论企业以怎样的人机配比和成本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只要达到约定的质量要求,政府都应当正常付费。当政府以环卫企业是否配置了足够多的环卫工人作为付费依据时,就势必与环卫产业机械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相悖,这可能在短期内保住了一小部分环卫工人的岗位,而从长期来看,这将不利于整个产业加大科技和装备投入,主动应对老龄化进程,也不利于提升环卫工人的整体权益和社会地位。
实际上,政府支付问题不仅体现在定价和考核规则的不合理,很多地方政府在提出苛刻的作业要求的同时,并不能按时足额付款,导致的环卫工人上访、欠薪纠纷、企业被迫提前撤场等事件时有发生。此外,虽然政府和环卫企业签订的合同中,一般会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设置调价条款,但实际上很少真正落实,这就导致环卫工人的薪酬并不能及时上调,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因此,真诚呼吁政府将环卫服务付款作为一项刚性要求,严禁拖欠和挪用,这是对环卫工人辛勤付出最基本的保障。
除了薪酬福利待遇等硬性权益,在软性的一面,比如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和安全防范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一直在倡导对环卫工人的尊重和保障,这仅凭社会企业的力量,或是每年环卫工人节、树立劳模等有限的手段,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比如环卫工人每天在户外道路上作业,因为交通意外导致大量工伤工亡事故,国家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车辆避让环卫工人提出要求。又比如垃圾桶在小区里的摆放,会被一些居民不理解和投诉,但是不摆放导致垃圾乱堆,还是投诉,政府只受理投诉,要求企业和环卫工人解决,但是没有相关支持和政策措施,加大了环卫工人的作业难度和负担,更得不到社会的尊重。
因此,建议在设计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政策时,也应考虑对社会公众作出引导和要求,加强其对环卫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最后,坚守使命,实现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每一位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而保障好环卫工人的权益,提升环卫工人待遇,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和肩负的责任,我们必须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