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8 11:3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二节 做大新兴产业
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快成长、上规模,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全区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聚焦“屏芯端网”产业链,重点发展声学光学、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设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南宁、北海、桂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研发基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声学光学重点发展摄像模组、电声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等。新型显示重点发展显示屏、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芯片、触控模组等产品。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手机、智能电视、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网络通信设备重点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通信、光通信等产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加快行业应用、高端工业、信息安全等应用软件研发和推广。
二、新能源汽车
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加快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品牌影响力,建设柳州、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打造以纯电动汽车为主、产品体系完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小微型纯电动汽车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纯电动中高端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轿车、客车和冷链物流车、中重卡运输车,积极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支持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提高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培育“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配套产品,开发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智能驾驶座舱信息系统、智能驾驶元器件、智能网联模块等智能驾驶零部件。
三、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器装备制造、高技术船舶、机器人、海上风电装备、海洋装备、文旅体装备制造,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和关键短板,积极打造具有特色能级、创新驱动、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地铁车辆、轻轨车辆、云轨车辆、有轨车辆等整机产品,开发符合东盟市场需要的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器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应用于航测、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无人机。高技术船舶重点发展高性能内河船舶、海洋船舶。机器人重点发展康养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海上风电装备重点发展风电整机,建设广西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海洋装备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捕捞装备,建设沿海海工装备基地。文旅体装备制造聚焦旅游“穿、住、行”,重点发展游乐设施装备、户外运动装备、旅游交通装备等,支持柳州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防城港建设中国—东盟健康运动产业园。
四、生物医药
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建设桂林、南宁、梧州、玉林、防城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药制造业加快发展,打造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中药民族药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现代中成药大品种、新品种。化学药重点发展化学原研新药、中高端特色原料药、小品种原料药以及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制剂新药。生物技术药重点发展血液制品、生物酶制剂、治疗性基因工程药物等优势产品。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性能诊疗设备、植入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建设南宁、桂林、防城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柳州康复辅具产业园区。生命健康重点发展生物基因科学、精准医疗、智慧医疗。
五、新材料
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稀土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石墨烯,建设玉林、河池、百色、崇左、钦州等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区域性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产品优势突出、下游应用广泛的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材料以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主,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高端产品。稀土新材料重点发展永磁、催化、发光、新型储氢及功能陶瓷新材料等下游应用产品。新型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特种高端铝合金材料。石墨烯重点发展粉体及薄膜制备、超级电容、增强聚苯乙烯泡沫(EPS)、润滑油、远红外瑶药贴膏电热膜等下游应用产品。
六、绿色环保
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装备、绿色环保服务,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再生钢铁、再生铜铝铅锌、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赤泥、碳酸钙废料、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机电设备再制造。绿色环保装备重点发展节能机电设备、智能照明、固废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节能降耗降碳设备等产品。绿色环保服务重点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广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型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设梧州再生资源基地和玉林、百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支持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第三节 做实特色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及港口、矿产和林木资源等特色优势,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做实特色食品、木材加工、现代轻工纺织、茧丝绸、精品碳酸钙等特色产业,推动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全区特色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一、特色食品
结合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植物油加工、谷物加工及特色米粉、酿酒、肉制品、水产品、精制茶、乳制品、天然饮用水及饮料制造、果蔬加工、休闲食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开发新型食品,支持设区市建设特色食品产业基地,打造生态特色突出、多元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植物油加工重点发展大豆油、菜籽油、山茶油加工,积极培育植物油加工产品自主品牌。谷物加工及特色米粉重点推广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酿酒重点推进桂酒振兴,深挖桂酒文化,提升桂酒品牌影响力,做强做优高品质白酒。肉制品重点发展冷鲜肉、肉类。水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制品。精制茶重点开发名优茶、茶饮料及茶叶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化发展,打造桂茶品牌。乳制品培育壮大水牛乳等特色制品。天然饮用水及饮料制造重点培育高端饮用矿泉水品牌,做强做优天然饮用矿泉水和山泉水。果蔬加工重点开发果蔬汁、果蔬干等精深加工产品。休闲食品重点发展烘焙、糖果、调味品等产品,打造高品质、多样化、健康化的休闲食品产业链体系。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