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活垃圾无害化100%!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时间:2022-04-24 11:22

来源:兰州人民政府

日前,兰州印发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预期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预期达到100%。同时,提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节能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具体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工程、城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项目等方面开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工程)。详情如下: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5 -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5 -

第二节 发展趋势 - 8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10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0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10 -

第三节 发展目标 - 12 -

第三章 提高市民化质量 促进转移人口融入城市 - 15 -

第一节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 - 16 -

第二节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 17 -

第三节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 18 -

第四节健全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机制 - 19 -

第四章 优化完善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 20 -

第一节共建兰州-西宁城市群 - 20 -

第二节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 21 -

第三节推动兰州新区扩容提质 - 22 -

第四节加快推动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 - 24 -

第五节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 26 -

第六节推进小城镇建设 - 27 -

第五章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 28 -

第一节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 28 -

第二节完善市政设施体系 - 30 -

第三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 31 -

第六章 增强产业支撑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32 -

第一节壮大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 32 -

第二节做强八大支柱产业集群 - 36 -

第三节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 40 -

第四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42 -

第五节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 44 -

第七章 加强新型城市建设 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 45 -

第一节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 46 -

第二节 建设高效快捷的智慧城市 - 47 -

第三节 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 48 -

第四节 建设清洁低碳的绿色城市 - 49 -

第五节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 50 -

第六节 建设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 - 52 -

第八章 推动全域城乡融合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 53 -

第一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 53 -

第二节加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 55 -

第三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56 -

第九章 规划实施 - 57 -

第一节 加强组织协调 - 57 -

第二节 强化规划管控 - 58 -

第三节 创新资金保障 - 58 -

第四节 健全监测评估 - 59 -

第五节 凝聚工作合力 - 59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兰州市下辖5个区、3个县,共14乡47镇,730个行政村,地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十三五”以来,全市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逐步加密,城镇化进程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image.png

图1-1 兰州市城镇空间分布图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化发展格局不断优化。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334.0万人,常住人口达到435.9万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73.7%和83.1%,均高于45.4%和63.89%的全国平均水平,两个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差距逐步缩小。兰州新区近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础设施全面配套,榆中生态创新城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一心两翼多点”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image.png

图1-2 2013-2020年兰州市人口和城镇化率(万人;%)

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86.7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99:32.33:65.6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152元和14652元,年均增长分别为8.2%和8.8%,持续跑赢经济增速。产业加快向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提升至16%。兰州新区

GDP增速连续5年领跑国家级新区,成为全市实体经济主战场和产业发展主阵地。

乡村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全市土地确权24.42万户,确权耕地面积332万亩。农村“三变”改革村达553个,参与农户达到7.1万户,入股分红4556万元。先后建成17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宜居乡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城市综合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精致兰州”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5G商用全面推开,首创研发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荣获“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和“政务环境创新奖”。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综合评价连续四年稳定达到Ⅱ类,黄河兰州段干支流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红古“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顺利建成。白塔山区域综合提升改造、“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南绕城高速、宝兰客专、兰渝铁路、引洮一期、新水源地、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202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9744公里。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中兰客专、中通道、奥体中心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断扩大。基础养老金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较慢,流动人口落户积极性不高,城市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各县区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二是民生保障短板明显。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功能配套不够完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养老服务质量仍需提升。三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传统产业链条较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第二节 发展趋势

城镇化进入稳步提升发展阶段。城镇化速度放缓,总体步入稳步提升发展阶段,2020年兰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83.10%,城镇建设已由增量扩张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来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城镇化布局逐步优化。立足国家和省上赋予兰州的战略定位,将逐步形成以兰州主城四区为核心,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两翼,红古、永登、榆中、皋兰为支点的“一心两翼多点”城市发展布局。城市空间逐步拓展,主城四区功能不断优化,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的经济增长极作用持续显现,各远郊县(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强省会”等战略机遇下,区域发展要素将向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集聚,兰州作为黄河上游中心城市、甘肃省省会城市、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将在经济、人口、产业、政策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和发展机遇,综合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坚持城乡发展“一盘棋”,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持续缩小。

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型。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兰州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城镇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生活环境和健康安全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城市从经济导向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化发展。城市开发边界趋于稳定,城镇建设由增量扩张转向紧凑精致方向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省委“强省会”行动战略,落实兰州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构建兰州-西宁城市群、加快建设兰州经济圈,全面推进“全市域、深融合”协同振兴,体系化推进全域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兰州新区与皋兰县,榆中生态创新城与高新区、榆中县全面融合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宜居、智慧、创新、绿色、人文、韧性的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方位推进兰州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城乡现代化相协调,营造和维护公平的发展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城乡各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全体居民共同分享城镇化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城乡互促、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全市域、深融合”协同振兴,融入协调发展格局。坚定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体系化推进全域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构建更加有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城镇发展基础与特色,按照“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促使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融,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模式、结构、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安全相统一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路径,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

——开放包容、增强韧性。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树立危机防控意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城市防范和化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凝聚各方共识,注重民生改善,激发社会各方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新格局。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观念,梳理全周期管理意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治理各环节,优化功能与结构,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三节 发展目标

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一心两翼多点”城镇化空间布局为支撑,建设宜居、智慧、创新、绿色、人文、韧性的现代化城市,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增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综合承载力,依托县城和小城镇稳步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乡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全域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兰州新区与皋兰县深度融合发展,榆中生态创新城与高新区、榆中县全面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现代产业与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到2025年:

全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非户籍常住人口市民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左右。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每千人执业医师人数达到4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兰州-西宁城市群协调发展更加顺畅,“一心两翼多点”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城镇化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更加完善,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更加凸显。

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力争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整体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现代绿色产业新体系基本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推广,黄河文化品牌影响力初步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

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取得突出成效,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精致兰州”建设成果显著,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有机更新深入推进,环境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左右。

城乡融合发展更加顺畅。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人才入乡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

到2035年,城镇化达到成熟阶段,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城镇化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增强,现代产业与创新支撑能力更加稳健,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

image.png


12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