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09:20
来源:中源创能
为保护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2021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要各省市要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19年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级城市、乡镇和农村妥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项管理条例从政策层面对高原地区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给予指导。
为响应四川省地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政策要求,中铁十八局有限公司与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川藏地区进行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项目驻地附近积极践行政策要求,推行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重视以营地为中心的区域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缓坡为草,低谷为林,由于当地特殊的城镇分布格局,工程项目营地多数远离城市乡镇,驻地周边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乡镇垃圾收运车辆无法抵达,项目工作人员安营扎寨地方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无法进行科学有效收运处理,尤其是餐厨、果蔬等有机垃圾腐烂变质,极易造成营地周边环境污染。
为解决项目施工地附近有机垃圾处理难题,中源创能协助中铁十八局与中建铁投分别在甘孜州新都桥镇(处理量为300KG/日)、康定市瓦泽乡水桥村川藏项目部(处理量为500KG/日)以及甘孜州雅江县红龙乡东来一村(处理量为500KG/日)投建3座“餐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重点解决工程施工地附近产生的垃圾收运处难题。
根据工程营地生活垃圾产生特点,中源创能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循多元资源化处理原则,协助中铁十八局与中建铁投规划建设以“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污水全量处理”为项目核心模式。项目建成后能够将营地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厨余、果蔬等有机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项目采用“微生物好氧发酵工艺”,厨余、果蔬等有机垃圾在进行破碎脱水等预处理环节后,被推进发酵仓进行5-8天的发酵,发酵过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物料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富含有机质、腐殖质的有机基质,有机基质可直接还田应用,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施工地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有机垃圾、生活污水等处理需求,实现项目驻地周边有机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极大程度上缓解工程项目驻地环保设施不完善的压力。
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条件与气候,原始简易的垃圾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在高原推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垃圾特性,规划具有区别性的处置方式,并树立长远的处置目标,才是保护高原生态性的根本手段。
中源创能在甘孜州项目的成功落地,一方面破解了工程施工地餐厨垃圾处理难题,打破营地污水处理困境,实现营地有机垃圾“即时产生、即时处理、即时利用”的良性循环,防止生活污水、餐厨废水等对当地土壤水源的污染。另一方面,在青藏高原极端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中源设备能够保持高效运行,侧面展示出中源产品对高原气候的适应能力,以及优质的产品性能。
此次三处项目的落地运行,将川藏区域工程建设与国家双碳目标智慧融合,在工程建设阶段,避免因施工造成高原生态环境破坏,这一典型案例将为全国其他区域在特殊环境需求下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