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瀚蓝环境:数智化固废治理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时间:2022-09-08 16:57

来源:瀚蓝环境

日前,“第三届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无废城市 数字智治”为主题,聚焦信息赋能“无废城市”、数字助力传统产业减污降碳、数字引领绿色消费等。来自全国各地多个城市的政府部门、机构、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为推进我国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建言献策。

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作为指导单位,瀚蓝环境、阿里巴巴、亚马逊、中石化、安永等企业代表从企业角度出发分享相关经验和成果。

此次高峰论坛不仅从国家、省、地级市、县不同层面开展“无废城市”数字化建设的经验分享,还从数字化对传统产业减污降碳,以及固废处置企业管理效能和市场服务能力提升的作用来进一步介绍传统工业体系的减污降碳之路。

image.png

以智管废

“无废城市大脑”覆盖固废治理全链条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目前,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的全流程仍存在依赖人工操作、监管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近年来,瀚蓝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对标“无废城市”建设要求,配合佛山市南海区探索构建“无废城市大脑”,充分融合管理数据和云上数据,实现各类固体废物信息互联互通,打造固废全生命周期数据智慧感知、全过程可视化跟踪与监管的平台,推动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助力减污降碳。

image.png

(南海区无废城市大脑)

前端:智慧环卫中枢

赋能“大市政”环卫一体化

在固废处理的前端,瀚蓝创新打造“大市政”环卫一体化服务模式,覆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全链条体系。为优化管理、提升环卫服务质量,探索打造大市政智慧环卫中枢,实时展示区域城市管理的综合情况,打通市政、环卫、物业等城市管理业务体系。未来还将探索区域性的空间可视化3D建模,还原各类业务场景,实现“物业城市”全局资源掌控。

同时,瀚蓝还针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进行分类智慧化监控,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指引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投放,让垃圾分类变得高效、智能、便捷,从而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精细化管理。

中端:智慧收运体系

提升垃圾收转运效率

瀚蓝在佛山南海运营11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日转运规模4900吨,由1个集中控制信息化系统控制,实现垃圾转运站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置和统一调度,是国家住建部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工程。在集中控制的基础上,瀚蓝还构建了智慧城市管家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进行3D场景还原,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对多功能中转站、环卫车辆等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进行分析,提升管理效率。

此外,瀚蓝在国内首创智能化餐厨收运体系,对餐厨垃圾从收集端、运输端、接收处理端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时监测餐厨垃圾的量化情况、运营情况、管理情况等,实现了主管部门对餐厨垃圾收运监管的实时性和智能性管理,保证主管部门与收运单位之间的信息对称和有效监管。

image.png

(瀚蓝智能化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后端:数智化垃圾焚烧

助力垃圾处理提质增效

高效高质的固废末端治理,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固废行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智慧化升级有效提升了固废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瀚蓝建设固废治理的“工业大脑”,打造标准统一、融会贯通、资产化的智能数据体系,促进固废处理智能化、数据化转型,帮助工艺专家沉淀经验、机理,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快速提升垃圾焚烧发电效益,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提质增效,为“无废城市”建设固废治理的末端处置环节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数智化电厂建设方面,瀚蓝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管理精细化、流程数字化、工艺设备智能化,提升发电项目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以优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艺为切入点,瀚蓝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入到生产应用各环节,构建全链路数据及智能算法模型、垃圾焚烧发电工艺优化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打造环境治理行业首个AI“数字大脑”,有效提升垃圾焚烧稳定性。此外,瀚蓝还实现了渣吊全自动智慧化运行,强化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固废治理的末端提供了更丰富的智慧化经验。

image.png

(环境治理行业首个AI“数字大脑”)

数字化的发展和进步为城市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带来有效提升,瀚蓝在全国各地项目持续提升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助力属地城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前,对标无废城市建设,具备纵横一体化协同处理固体废物优势的“瀚蓝模式”已在孝感、开平、饶平、晋江等多个地区实现差异化复制。

未来,瀚蓝将进一步升级数智化能力,提高固废治理项目运营管理的智慧化、精细化水平,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