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13:47
来源:北京建工修复
2007年,环境修复行业刚刚起步,国外引进技术在国内“水土不服”,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开展修复技术自主创新,成为了先行者的使命。
2010年,建工修复与清华大学率先成立污染场地修复联合研究中心,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快了自主技术的创新步伐。坚持开放合作,对标国际主流技术,结合国内污染场地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引进转化、装备研发和实践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应用和管理经验。
15年来,建工修复先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占有相当比重。在“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中,公司累计牵头和参与的项目/课题数量,持续领跑行业第一梯队。以强大的科研能力为基础,公司不断完善专利技术布局,形成了以土壤淋洗、化学氧化/还原、热脱附等为代表的专利技术体系,科技创新水平始终位居行业前列。
打造顶级平台
201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工修复牵头建设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及装备研究、修复技术及装备工程化应用验证,同时为完善行业管理政策提供保障及支撑。持续多年的科技投入和建设,将实验室打造成为行业一流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20年12月,实验室通过CNAS认证(L13958),在土壤检验分析、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能力建设方面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
掌握核心技术
以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依托,公司构建综合全面的技术体系,掌握的原位化学氧化/还原系列修复技术、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原位热脱附成套修复技术、常温解吸修复技术等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在生态环境部指导发布的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技术依托单位名单中,建工修复包揽了9项先进土壤修复技术中的4项。
2020年,“钢铁冶炼场地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耦合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经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连续管式原位注入技术及装备”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系列具有自主创新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成果,确立了公司在环境修复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重大科技成果
2018年7月,“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新时代部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建工修复主持的国家863科研成果——污染土壤快速淋洗技术装备模型作为环保重大科研成果入选,与“嫦娥号探月卫星”、“蛟龙号潜水器”等大国重器一并展出,向国内外展示环境修复行业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近年来,建工修复数十项技术先后入选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等。技术创新成果相继获得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汇聚优势人才
建工修复坚持强企育人,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汇聚专业化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为公司在环境修复领域持续创新实践提供了核心动力。
15年来,建工修复坚持人才选、育、管相结合,立足行业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识别、储备、培养年轻人才梯队,建立导师带徒、轮岗实训等人才培养机制,抓住员工职业发展‘黄金期’,系统化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构建管理方向和专业技术方向职业发展“双通道”,探索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重要发展机遇,核心成员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杰出工程师青年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首都市民学习之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重要荣誉。
布局前沿领域
15年来,建工修复积极率先布局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公司在站博士后研究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围绕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研究和治理修复这一全新领域,率先开展针对全氟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为国家开展新污染物防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数字技术升级项目管理模式。打造生态环境数据专业管理平台(ECO),协同场地数据采集、分析、运用等关键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实践污染场地智慧修复,也为后续开展在产企业环境管理奠定基础。
在天津项目上率先建立行业国内领先的智慧工地。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GIS、VR等技术,实现了场地空间全时全方位封闭管理、场内人员识别与作业安全防护,以及现场环境实时监测与管控。在合肥项目上建立了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实时的、可追溯、可持续的分析数据,提高土地整治的统筹管理能力。
服务美丽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了新蓝图。
未来,建工修复将积极发挥上市公司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推动生态产品和发展模式的绿色革新,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