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1:0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中指出,10年来,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亿吨。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碳排放交易作为减排降碳的一种新交易机制应运而生。通过树立“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价值导向,实现对低碳行为的激励。近年来,我国从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到碳汇交易再到碳普惠体系,多种形式的“碳经济”“碳金融”为绿色发展添动能。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 全国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45亿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一栋银白色的大厦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大厦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碳登大厦”,因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以下简称中碳登)就位于这里。
中碳登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的登记中心、定价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所谓“碳排放交易”是为了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主管部门设定好碳排放配额总量后,给需要强制减排的企业发放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每年比配额少排放的部分可以到碳市场上出售,超过配额的部分则要购买。2021年7月,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正式开市,第一个履约周期共有2162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被纳入进来,这是我国首次通过全国统一碳市场将碳减排责任落实到企业。
走进中碳登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大厅,迎面的大屏上显示着全国碳市场行情K线图和各项交易数据,大厅设有账户、登记、结算、信息4个业务柜台,工作人员在柜台后忙碌。全国碳排放市场采用“双城”模式,上海为交易中心,武汉为注册登记结算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碳登”好比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
从上千家企业的账户注册到碳排放配额划拨下发、确权登记、资金流动,整个交易过程中,海量数据的处理都要在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后台完成。中碳登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碳登配备有两地三中心的庞大数据库,通过主、备两条跨省专线,将每天的碳市场交易数据从上海传输至湖北,最终由湖北进行日终清结算处理,系统对接流程有条不紊。数据显示,自开市以来至11月2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总量1.99亿吨,累计成交总额87.72亿元。
目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已全部通过注登系统完成账户开立及绑定工作,中碳登正在推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登记账户开立等工作。中碳登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方便企业办理业务,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的所有业务流程都已实现网上办理,纸质材料的递交也可以邮寄,如果有企业选择现场办理,也无需预约。与此同时,中碳登的工作人员还经常主动上门服务,设立热线电话提供咨询和问题解答,让企业“少跑腿”。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全国碳市场正是通过这样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提升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对国际社会而言,全国碳市场的成功建设是体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率先落实国际自主贡献目标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我国希望在全球气候治理上实现南北互信、达成合作的真挚诚意。对我国坚定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而言,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化机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政策工具。”中碳登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披露信息,2021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45亿吨左右。
更多蓝碳产品得以变现 “没想到养殖海带不仅能创收还能固碳”
福建省莆田市南日镇,坐落在我国东南海域的一座小岛之上,白色的海浪与蔚蓝的海岸线是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不仅是鱼虾和藻类生长的好地方,也是巨大的蓝碳宝库。
蓝碳也叫“海洋碳汇”,是指被红树林等滨海生态系统和藻类等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储存的碳。有关研究显示,海洋的固碳能力和效率远远大于其他生态系统,是陆地的20倍。南日镇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藻类养殖面积巨大,最近,镇上继渔业养殖之外,又吃上了“生态饭”——通过出售海洋碳汇,实现了增收。前不久,南日镇的云万村、岩下村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售出了8.5万多吨蓝碳。拿着交易凭证,岩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成昌忍不住感慨:“村里养殖龙须菜、海带已经很长时间了,没想到它不仅能创收,还有固碳作用。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赶上了靠生态挣钱的日子,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还提高了大伙儿的环保意识,让大家更爱护海洋。”
近年来,像南日镇这样的海洋碳汇交易在沿海省份有不少。福建省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综合部负责人王博告诉记者,中心自去年7月成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以来,至今已完成12.7万吨的海洋碳汇交易,交易量持续增长。
海洋碳汇和碳排放权交易有什么区别,是如何买卖的?王博表示,海洋碳汇交易与全国碳排放权的强制减排不同,是一种自愿减排交易。主要针对一些没有强制减排任务但却想要自愿购买减排量以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市场主体,属于碳市场的补充。
“一些村委会或企业的海洋碳汇经有关机构测算后,会拿到我们中心平台来;一些有购买碳汇需要的企业和单位也会联系我们。而平台的作用就是帮助供需双方达成交易。”王博说。
目前,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的业务版块除了像南日镇这样的渔业碳汇交易,还有红树林蓝碳交易。“红树林是三大蓝碳生态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在发展红树林海洋碳汇方面潜力很大。”王博表示,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红树林海洋碳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与相关银行合作设立了全国首个“蓝碳基金”,开展红树林碳汇交易工作。
近年来,国内沿海省份对海洋碳汇产品的交易越来越重视,相继聚焦蓝碳开发出台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有越来越多的蓝碳产品得以成功变现。
在拥有209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南省,蓝碳经济发展迅速。今年5月,海南首单蓝碳生态产品成功交易——海口市三江农场红树林修复项目近5年产生的3000余吨碳汇成功出售,而这笔收益将用于项目区红树林的管护和项目周边社区、学校的公益项目,进一步助力当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此外,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也在今年获批设立,依托海南巨大的蓝碳资源,中心积极建设海洋碳汇开发服务及供需交易平台,开发海洋等碳汇标准体系,并致力于“走出去”,参与国际蓝色碳汇标准体系建设。
激励机制带动全民减排 “积少成多就会形成庞大减排量”
生活中,有哪些小举动可以助力降碳?有相关机构做过这样的统计:一个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减排二氧化碳2.5千克;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减排二氧化碳0.1克。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近年来,低碳消费、生活绿色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虽然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减排行为很微小,但所有人的低碳行动叠加起来,积少成多,就会形成庞大的减排量。
个体行为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虽然重要,但由于我国统一的碳市场覆盖的行业有限,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的碳交易行为无法纳入进来。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一种专门针对市民和小微企业节能减碳行为的激励机制——碳普惠机制。
提起“碳普惠”,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实际上,不少人都参与过。比如目前一些APP上都有针对个人的碳账户,居民乘坐公交出行、废物回收、垃圾分类,都能转换成相应的绿色积分,这些积分可以抵扣现金或者兑换礼品,用以激励公众践行更多的低碳生活方式。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表示,要求消费者自觉进行降碳行为较难实现,但可以通过碳普惠机制,赋予消费者碳减排行为价值。然后让企业来购买这些减碳量,以换取更多碳额度。目前,许多地区以及企业都推出了个人碳账户,用数字化的“碳账本”算清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产生的碳减排量。
除了个人,不少企业园区也组建了自己的碳普惠体系。11月16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工业园区碳普惠体系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个实现自愿减排交易的市场化碳普惠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园区内有大量的分布式光伏。谈及建立碳普惠体系的原因,园区经发委副调研员陈霞表示:“一方面,大量的分布式光伏等碳减排量难以核证,无法形成有效碳资产参与碳交易;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企业急需采购碳减排量来实现企业碳中和,需要更加灵活、多元的地方性碳市场的建立。”
园区碳普惠体系首批纳入的是园区内的分布式光伏减排项目,同时搭建了苏州碳普惠智能服务平台用以提供相关的登记核算服务。据陈霞介绍,在平台注册的项目业主可授权平台获取分布式光伏的发电数据并申请签发项目对应的减排量,减排量经审核后将签发至业主的减排量登记账户中。有买入或卖出需求的企业,可以在平台发布自己的买卖需求,也可以查询其他参与者发布的需求。在找到符合要求的交易对象后,平台可以提供对方的联系信息,供交易双方场外交易。
与全国碳市场相比,区域性的碳普惠体系是一种更加灵活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可以为更多的企业、社区、家庭、个人提供切实参与“双碳”实践的渠道。今年11月11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在“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新成效”中提到了开展创新型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减排,引导带动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陶岚说,公众参与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接下来,还需要更广泛地开展碳普惠机制宣传,扩大碳普惠合作网络,运用数字化手段,带动全民践行减排。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