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8 10:15
来源:广西人大网
五、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完成约束性指标压力大。我区秸秆离田率不高,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健全,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仍时有发生,臭氧污染防治办法不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存在短板。部分断面水质还不稳定,茅尾海水质未稳定达四类及以上。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高,工作基础薄弱。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离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区工业结构重化趋势尚未根本转变,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能源消费替代面临较多制约因素,降碳潜力挖掘困难,减污降碳压力凸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 (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仍需进一步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将整改任务细化为186条整改措施,明确了中期(2023年6月底)完成70%整改任务、长期(2025年12月底)完成全部整改任务等阶段性目标。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还没完成整改的20个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领域广,整改难度大,整改任务十分繁重。 (三)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还需进一步化解。突发环境事件呈上升趋势,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问题时有发生。局部区域和化工、有色等行业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仍存。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新篇章。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生态环境等领域,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强区建设。
(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全面加强秸秆露天焚烧、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等重点大气面源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抓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湾长制实施,加强茅尾海、铁山港湾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持续加强耕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开展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开展受污染耕地集中区域污染成因排查。深入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开展建设用地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持续开展塑料农膜污染治理行动。
(三)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开展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做好向海经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强区等重大战略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全力服务打造平陆运河绿色工程。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推进新型生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实施生态保护正面清单和禁止事项清单,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绿色农业提升工程。
(四)持续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加强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做好桂林漓江流域整体保护申报“地球卫士奖”有关工作,助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进一步完善自治区领导分片督导工作机制,开展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办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相关宣传活动。
(五)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交流与合作。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步时机,积极对接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部门和环保企业,推进中国(广西)—东盟生态环境科技联合研究院项目建设,深化区域碳市场与气候投融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圈,以“污染联防联治、产业共建共享”为重点,与各方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化解区域环境风险、促进环保产业合作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创新谋划、做大做强2023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等系列活动。
(六)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三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监管体系,推广实行“一证式”扫码排污监管,加快推进从“环境监测网”向“生态环境监测网”转变,建设“数字漓江”信息化平台。守牢环境安全底线,防控重点领域污染风险,健全危险废物闭环管理机制,优化核与辐射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