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

时间:2023-11-08 13:34

来源: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为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生态安全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反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美丽吉林建设铺就绿色底色。

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

2023年10月

前 言

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重要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也为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吉林生态文明建设,三次视察吉林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赋予了吉林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使命,为吉林省擘画了“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吉林新篇章”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建设美丽吉林的奋进方向。

省委、省政府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锚定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目标,作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系统安全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安全有效维护,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

进入新征程,持续深化生态强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吉林是进一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选择,是厚植优良生态环境优势、增强吉林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是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福祉的迫切需要。为建设高水平的美丽中国吉林样板、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吉林路径、书写以美丽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期为2023-2035年。

一、美丽吉林建设面临新形势

(一)建设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吉林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一直以来,吉林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不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足发展,绿色转型发展动力逐步强劲,生态环境文化氛围日渐浓厚。2021年,为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全面提速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系统安全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这些都为美丽吉林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吉林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系统完备,东部长白林海、冰雪连夏,中部松水黑土、物阜田丰,西部草木茫茫、湖泡连缀,拥有“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和“东有虎豹、西有鹤乡”两个“生态地标”,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27%,自然保护地100余个,生态资源价值总量在全国排名第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黑土地资源丰富,素有“黑土地之乡”的美誉。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稳居全国第5位,净调出量稳居全国第2位,粮食单产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第1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全省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吉林蓝”持续在线。2022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3.4%, 居全国第9位,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O3平均浓度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1.7%,“两河一湖”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土壤环境质量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得到安全利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无废城市”建设全域式推进,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林草丰茂成为吉林鲜明的生态标识。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支撑有力。全省上下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心上事”和“案头事”,高位统筹、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全面构建。相继出台或修订黑土地保护条例、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科学合理、务实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持续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深入推进放管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制等改革事项,巩固完善责任、监管、保障、社会行动等治理体系,链条完善、职责清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日益健全,法治化、市场化、科技化生态环境治理手段进一步丰富。

低碳转型发展绿意十足。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产业体系强势崛起,奥迪一汽新能源、红旗新能源、比亚迪动力电池、吉化12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农林经济规模化发展。绿色能源体系全面布局,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加快推进,“氢动吉林”行动启动实施。绿色交通体系提速推进,全面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和“旗E春城、旗动吉林”工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积极营造全民共治氛围,深入开展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以百姓对生活环境的所见所感为着力点,加快建设良好城乡环境,积极打造绿意盎然的园林城市,全省有15个市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22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92%、42.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45平方米。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95%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实现清洁干净目标。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改善,巩固提升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问题挑战

白山松水育吉地,北国风光焕新颜。吉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拼搏,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吉林的“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重大职责使命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未来一段时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仍将全面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面临挑战。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尚需持续调整优化,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还需注入强劲动力,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完成“双碳”目标面临挑战。生态环境改善成效仍不稳固。环境质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可控因素多,重污染天气、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尚未稳定消除,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布局性短板、城乡差距较为突出,生态环境监管仍以行政手段为主,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不足,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面临挑战。生态产品供应尚不充足。生态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绿色GDP、人均绿色GDP在全国排名靠后,为人民群众供应多元化、全方位的生态产品能力不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仍需提质增效,全面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面临挑战。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还需巩固。吉林地处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关键节点,拥有长白山、松嫩平原等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生物种质资源库,但同时也面临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等领域全球长期风险挑战。

(三)形势机遇

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战略安排,到2035年,吉林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吉林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也是不断厚植生态强省优势、开创美丽吉林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时期,在勇于直面挑战的同时,更要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

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为美丽吉林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思想动力和实践伟力。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吉林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视察吉林,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擘画了“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吉林新篇章”的宏伟蓝图,为美丽吉林建设谋定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引。

充分利用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红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有力契机,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落实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等重大区域战略,全力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为美丽吉林建设提供战略牵引,注入全新动能。

着力推动新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数字信息和绿色低碳技术加速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通,为美丽吉林建设提供了激活绿色潜力、释放绿色效应、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美丽吉林形势良好、前景辉煌、未来可期。

二、擘画“白山松水 焕美吉林”的美丽画卷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扎实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生态强省战略,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绿色、安全、肥沃、优美、富饶、现代为目标,以“绿色引领”“安全筑底”“黑土强基”“环境增彩”“两山推动”“多元共治”为主要路径,全面建设发展方式绿色低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粮食生产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价值充分释放、治理模式智慧高效的美丽吉林,让山清水秀、繁星闪烁、鸟语花香、虎啸鹤鸣常驻白山松水间,让区域经济协调稳健、城乡发展交相辉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态文明熠熠生辉成为老工业基地的崭新标识,全面打造“白山松水 焕美吉林”的美丽中国建设吉林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保护、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培育可持续发展动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反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美丽吉林建设铺就绿色底色。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系统设计,以全局视角和系统工程思路,强化政策措施协同增效,整盘推进美丽吉林建设。

坚持深化改革,守正创新。以改革为先导和突破,积极探索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手段,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步伐,着力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充分释放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动生态强省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提质增效。

坚持生态惠民,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构建多元互动、共享共治、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的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丰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战略定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清洁低碳、动力强劲的转型发展样板;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多样性,建设命脉相连、持续稳定的生态安全样板;强化黑土地保护,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沃野千里、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样板;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抓手,守护好吉林的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建设蓝天碧水、健康和谐的宜居家园样板;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提升,建设粮香果鲜、冰兴雪旺的生态振兴样板;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智慧高效、现代文明的环境治理样板,以“五大样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高标准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典范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吉林地处“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区位意义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风固沙带的核心作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以绿美吉林、林草湿生态连通、万里绿水长廊等重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长白山森林水源涵养、松嫩平原森林草原防风固沙等重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全省统一有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推动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境)全面保护,打造命脉相连、持续稳定、物种丰富的生态安全样板,将吉林建设成为高标准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典范区,有效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全国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以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产能、促进黑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为核心,坚持“种”“养”结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高标准推进“千亿斤粮食”工程,全过程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通过打造沃野千里、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样板,将吉林建设成为全国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力助推吉林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引领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打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渠道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巩固提升绿色农产品和冰雪旅游等优势生态产业,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打造粮香果鲜、冰兴雪旺的生态振兴样板,将吉林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引领区,推动“生态+产业”成为吉林经济的新增长点。

(四)总体目标

以绿色、安全、肥沃、优美、富饶、现代为总目标,持续深化生态强省建设,全力推动美丽吉林建设,努力把“白山松水 焕美吉林”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天蓝地绿、鸟语花香,山青水秀、虎啸鹤鸣,沃野千里、疏朗有致,绿色繁荣、诗意宜居的精彩画卷。

第一阶段(2023-2027年):补齐短板、深入攻坚,夯实美丽吉林建设基础。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沿着绿色发展道路不断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突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

——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重要区域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健康,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安全得到切实维护。森林覆盖率达到45.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2.3%,湿地保护率达到45.22%。

——黑土地保护成效显著,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省黑土地数量不减少、质量稳步提高、生态条件逐步改善。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000万亩,典型黑土区保护面积达到3000万亩、黑土地保护工程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g/kg。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城乡人居环境品质逐步提升。空气质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3%以上,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劣Ⅴ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过到95%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交易机制初步形成,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示范创建全域推进,绿色农业、冰雪旅游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占食用农产品比重逐年增加,冰雪文化旅游总收入稳步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达到12个。

——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法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效能持续提升,监测站网布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文化价值培育初显成效,美丽吉林建设热潮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全面掀起。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达到80%,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达到85%。

第二阶段(2028-2030年):提质加速、跨越发展,美丽吉林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有效优化,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影响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持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安全更加稳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健全,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增强,生态产品品牌响亮全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完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充分感受到美丽吉林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全体人民对美丽吉林建设更加憧憬和充满信心。

第三阶段(2031-2035年):全面提升、示范引领,美丽中国吉林样板基本建成。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和新常态。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环境品质比肩国际一流,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全省人民生产生活在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态环境自豪感、幸福感由然而生。生态系统多样性持续性稳定性显著提升,牢不可破的生态安全屏障基本筑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生态经济成为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形成,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美丽吉林建设的文化底蕴更加厚重,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吉林成色更足。

三、绿色引领,建设清洁低碳、动力强劲的转型发展样板

面向“双碳”目标,深入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重要抓手,推动工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转型发展,着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不断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损耗强度,提高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塑强吉林绿色竞争力。

(一)构建有序美好的国土空间格局

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引领。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全面推进“一圈”(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四轴”(珲乌开发开放、沿边开发开放、哈大先进制造业、集双南部门户)成为区域增长极。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推动长春特大型现代化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力,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中小城市有机整合、格秩有序发展。打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占用农业和生态空间,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宁静祥和,夯实安全永续发展基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全域覆盖、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健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力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加强人为活动管控,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建立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

(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动完善落实“双碳”战略工作机制。深入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在碳排放强度控制基础上,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碳排放总量控制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逐年实现温室气体清单连续年度编制。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持续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中和路径、机制、科学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排放交易履约工作机制,开展碳普惠全民行动。

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多领域、多层级各具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控煤减排、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领域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水平。以区域、城市、园区、企业等为单元,开展多层次协同创新试点。到2035年,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体系全面建成。

充分挖掘资源碳汇潜能。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固碳作用。着力推进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推进实施东北森林带等重点生态工程,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森林抚育经营和低效林改造,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和林木蓄积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草原灾害防控力度,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深度挖掘西部地区河湖沼泽碳汇潜力,稳定提升草地湿地固碳能力。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提升农田有机质含量,增加农田碳汇。推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回收利用和能效提升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量化核证,鼓励相关项目主动参与减排。探索碳汇审定、核算、登记、交易等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积极开发碳汇金融产品。

(三)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推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建立重点行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绿色标准体系,着力培育一批绿色设计企业、绿色示范工厂、绿色示范园区。推动工业重点领域新建项目能耗、环保达到标杆水平。严把“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关口,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改造升级,推进农产品加工、建材、化工、印染、电镀等产业向集群化、集聚化方向发展,推动石化产业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推动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引导炼化企业“减油增化”,推动焦化、钢铁、农副食品加工、印染、氮肥等行业达到清洁生产Ⅰ级水平。高标准建设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2035年,绿色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广泛形成。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六新产业”为方向,以“四新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谋划一批强基础、促发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施绿色低碳创新行动技术,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研发应用,突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引导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全产业链绿色升级。大力培育轻量化新材料,推进原材料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积极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培育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型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环保产业新格局。

(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推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充分发挥风、光、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优势,以光伏、风电、氢能、水能等为重点,建立多元能源供应体系。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产业“绿电+消纳”试点创建,创新新能源项目开发模式。用好绿电产业园区载体,加快白城、松原、双辽“绿电”示范园区建设,引进一批高载能产业项目,提升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鼓励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暖、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推广干热岩地热采暖示范工程。实施“氢动吉林”行动,打造‘一区、两轴、四基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严格审批(核准、备案)新增耗煤项目,实行煤炭消费目标管理和减量替代管理。严格控制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有序关停改造分散燃煤锅炉和小火电,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生物质。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以上,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占比超过75%,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40%左右。

(五)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化水平

推动交通运输体系升级。深入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围绕汽车、粮食等大宗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推进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扩大铁路专用线覆盖范围,满足大型工矿企业及大型物流园区“公转铁”需求。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服务系统,倡导绿色出行。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建设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空。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城市配送等领域应用。公共交通等领域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优先采用清洁能源车辆。深入实施“旗E春城、旗动吉林”行动,加快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探索。探索推广氢能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枢纽场站和停车场内建设充电设施。

(六)加快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提升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水平。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超低能耗和近零碳建筑。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加快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和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到2035年,城乡建筑全面实现清洁取暖,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

推动各类资源节约利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推动建立以绿色低碳为突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建筑拆除管控,杜绝大拆大建。健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实施节地增效行动,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实施城市、园区、重点行业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节能,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尾矿回收利用。

专栏1绿色低碳发展重大工程

1.绿色制造重大工程。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壮大新能源汽车、商用卫星、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一汽奥迪新能源、红旗新能源、吉化120万吨乙烯系列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氢能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新动能。

2.工业绿色化改造工程。开展清洁生产行动,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加快钢铁、石化、有色等重点行业全流程绿色化改造。围绕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

3.绿色循环化改造工程。按照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的原则,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余能利用和工业绿电微电网建设,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施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实施余热余压回收、中水回用、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化改造工程,促进生产过程废弃物和资源循环利用。

4.能源结构优化工程。加快推进“陆上风光三峡”“两横三纵一中心”油气管网、“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山水蓄能三峡”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和绿色能源示范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行动,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提高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5.交通结构优化工程。开展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推进氢燃料电池在公交车、轻重型货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节能改造工程,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港口、绿色空港。深入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推进“旗E春城 旗动吉林”项目实施,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区、两轴、四基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

四、安全筑底,建设命脉相连、持续稳定的生态安全样板

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底线,筑牢“两屏两廊一网”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关键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一)筑牢“两屏两廊一网”生态安全格局

东部地区以长白山为核心,强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筑牢东部森林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以向海、莫莫格、大布苏等草原湿地为主体,提升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能力,巩固西部防风固沙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松辽主要河流水系生态保护,重点打造松花江、辽河两大水系生态廊道,串联东西生态屏障。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配合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长白山、松嫩鹤乡国家公园创建,构建分级分类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6%。

(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强化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修复。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要河流、廊道交汇处、生态过渡带等区域为重点,加快实施河流沿岸生态修复、森林修复、草原治理、自然湿地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持续开展绿美吉林行动,加快建设东北森林带、北方(吉林西部)防沙带。实施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推进城市生态建设与修复,系统开展山体、江河、湖泊、湿地、岸线等治理和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成效评估监管机制。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提到至46%,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完善生态系统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生态保护监测体系,推动建设长白山“空天地”一体生态监测网络,开展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监测评估。强化生态保护执法监督,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和督查执法,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生态破坏事件。深入开展毁林毁湿毁草等非法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推进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落实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体系,加强对长白山、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监督。优先保护东北虎、野生梅花鹿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推进丹顶鹤、白鹳、大鸨等重点保护鸟类迁飞通道建设,提升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中的重要“驿站”作用,提升保护生态连通性。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到2035年,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境)得到全面保护。

加强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完善长白山物种基因库,特别是北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打造长白山“天然博物馆”珍稀植物扩繁保护体系。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为重点,重点加强东北虎、东北豹、中华秋沙鸭、白鹤、丹顶鹤、东北红豆杉等珍稀濒危物种、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人工繁育研究及野化放归工作。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各级各类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依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信息云平台。强化全链条防控和系统治理,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环境风险检测、识别、评价和检测。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加强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健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体系,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创新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遏制物种资源流失丧失。

(四)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十大行动”,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立气候变化观测网络,提升气候系统监测分析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倡导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等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推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韧性建设,提高市政、水利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与洪水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冻土脆弱性增加等气候变化风险。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专栏2 生态安全保障重大工程

1.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实施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工程,推动长白山三江源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开展长白山东部森林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工程、长白山主脉森林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工程、鸭绿江重要源流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松花江流域中游综合治理、西部生态综合治理、嫩江中游退化草原湿地综合治理、西部盐碱地生态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整体提升区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持续推进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重点实施“绿满山川”森林植被恢复、“林廊环绕”防护林建设、“水草相依”草原湿地恢复、“城乡一体”绿化美化等7大工程。持续实施“绿美吉林”行动,加快建设东北森林带、北方(吉林西部)防沙带等重大生态工程。持续开展长白山林地清收,加快推进辽源、通化、白山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着力推进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

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珍稀野生动物生态廊道、重点保护鸟类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实施全域生态廊道体系建设工程。以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为重点,持续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生境恢复工程,突出中华秋沙鸭、丹顶鹤等旗舰物种保护。以北药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实施长白山物种基因库建设工程。以松材线虫、美国白蛾、互花米草、薇甘菊等为重点,实施重大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工程。以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重点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程,加强对长白山、查干湖等重点区位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持续实施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行动,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五、黑土强基,建设沃野千里、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样板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要求,注重“种”与“养”结合,高质量推进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持续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有力发展现代化绿色农业发展,积极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

(一)强化黑土地保护

巩固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以治理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为导向,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逐步恢复地力。加强土壤源头控制,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降低大气重金属沉降对土壤的累积性风险。依法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域,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管控修复。推动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对黑土地退化和水资源超载地区开展生态化治理,恢复黑土区田间生物群落。

强化分区分类整治修复。中部地区以提质增肥为主攻方向,重点采取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深松深翻等技术措施,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设施保障能力,打造黑土地核心保护区。西部地区以改良培肥为主攻方向,探索改良治理盐碱化耕地技术路径,实施种养结合与增施有机肥,配套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和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工程,打造西部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后备耕地资源潜力区。东部地区以固土保肥为主攻方向,开展小流域、侵蚀沟、坡耕地综合治理和土壤酸化治理技术示范,治理水土流失,打造东部黑土地绿色转型和综合治理示范区。

(二)提升黑土地利用水平

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水保肥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保护性耕作、耕地地力培肥等重大工程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动“梨树模式”扩面增质,扩大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加强肥沃耕作层培育,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加快推进大安、镇赉、前郭、乾安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建设。确保到203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亿斤,打造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

完善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协同攻关,形成与黑土地保护技术需求契合度较高的科技创新体系。结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和技术模式创新。完善黑土地保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以规模经营实现黑土地大面积保护。

(三)加快绿色农业发展

建设绿色农业全产业链。着力发展新农业,突出种子技术、耕种技术、园艺特产、食品加工一体化、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形成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围绕玉米、水稻、林特等优势农产品,建设一批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布局一批现代农业示范点,加快建设玉米水稻、杂粮杂豆、人参、梅花鹿等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农产品生产、加工、秸秆青贮黄贮、肉牛养殖、有机肥生产、有机肥还田等主要产业环节为基础,构建闭合式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结合和产业联接等形式,构建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全面推广绿色清洁种养方式,积极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补贴政策,支持对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和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收集利用。

专栏3 黑土地保护重大工程

1.耕地安全保障工程。开展黑土地资源调查,建立黑土地耕地数量和质量档案。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构建省县联动的耕地(黑土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管控修复,确保全部实现安全利用。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2.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农膜回收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侵蚀沟专项治理工程,优化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实施盐碱地改良治理工程,加大吉林西部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3.粮食安全保障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全面实施良田建设、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水利保障、种业振兴、农业机械化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产粮大县振兴、智慧农业建设“八大工程”。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建设3个万亩级核心示范基地。

4.绿色农业建设工程。壮大生态食品、经济林等特色资源产业,建设吉林西部杂粮杂豆等一批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推进查干湖生态渔业发展。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程,全面推广绿色清洁种养方式,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生物防治、飞防作业等农业绿色技术,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全面加强畜禽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六、环境增彩,建设蓝天碧水、健康和谐的宜居家园样板

深化山水生态基底和城乡发展建设互融互动,以更高标准守护好吉林蔚蓝天空、清澈河水、洁净土地和安全环境,打造美丽吉林魅力空间,持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满足感。

(一)守护美丽吉林幸福蓝天

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行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聚焦细颗粒物污染,以秋冬季为重点时段,以采暖燃煤污染治理、秸秆处置、扬尘精细化管理等为抓手,加强中部城市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聚焦臭氧污染防治,以夏季为重点时段,加强VOCs、氮氧化物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遏制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强化省际间沟通协调、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等联动合作,协同开展燃煤污染、秸秆焚烧污染等区域共性污染问题治理。

突出重点领域治理。严格落实秸秆全域禁烧,推动完善秸秆全量化处置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秸秆还田、“秸秆变肉”等重大工程,持续提高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能力。深化燃煤污染综合整治,严控新建燃煤锅炉,推动大型燃煤锅炉、钢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持续开展清洁柴油货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清洁油品等专项行动,严格执行车用汽油质量标准。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以钢铁、水泥、焦化、玻璃、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以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为重点,安全高效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深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绩效分级,支持创建A级企业。到2027年,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35年,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

加强其他涉气污染物治理。加强化工、制药、工业涂装等行业的恶臭污染综合治理,垃圾收集、污水集中式处理等设施加大密闭收集力度,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恶臭污染问题。加强餐饮业油烟精细化管理,机关、学校食堂等按规范要求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器,鼓励餐饮街油烟“绿岛”建设。严格涉有毒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开展铅、汞、锡、苯并(a)芘、二噁英等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调查监测,加强金属冶炼、危废焚烧等重点行业排放管控,强化生物质锅炉燃料品质和排放管控。

(二)维护美丽吉林魅力绿水

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提高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动建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循环利用有机结合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强化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建设节水型城市(县城)。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力争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全覆盖。加快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确保傍河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提升水环境质量。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深化流域分区管理体系,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严格流域水质长效管控,持续深化“四个第一时间”管控机制,着力提升优良水体比例,全力消除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建成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推进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完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鼓励以县(市)为单位整体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优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打造“一城一品、一县一河”样板河湖取得突破。到2035年,重要江河湖库水生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以上,全省主要河湖基本建成美丽河湖。

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河流湖库生态流量保障,显著提升松花江主要支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逐步退还辽河被挤占的河湖生态用水。持续推进万里绿水长廊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河湖生态隔离带。深入开展江河源头区涵养林建设,东部诸河源头区重点建设水源涵养区、生态缓冲带,中部地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带、水土保持林建设,西部地区加强河湖连通、湿地修复,稳定扩大湿地面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有效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

(三)保护美丽吉林洁净沃土

推进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严格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利用,未依法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和修复无关的项目。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地块,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推动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推进腾退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有序进行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防范企业地下水污染风险。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纤维V类水比例控制在20%以内,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加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安全处置和焚烧厂飞灰无害化处置,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加强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废旧路面材料和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依托一汽集团构建覆盖“设计-生产-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全环节的汽车行业循环产业链,围绕绿电产业发展建立废旧风电叶片、废旧储能电池循环产业链。推进秸秆、脱硫石膏、动力电池、废电路板、餐厨垃圾等废弃物高值化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27年,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四)打造美丽吉林康宁环境

提升声环境质量。加强噪声源头防控,在交通运输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布局等环节,落实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有关标准要求。统筹做好监测点位优化布局、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并组网运行等工作。开展声环境功能区评估与调整,全面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突出工业生产、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商业经营等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噪声污染管控,完善噪声污染治理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分类建设宁静场所,引导公众自觉维护宁静环境。

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和新污染物治理。建立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严格履行化学品环境国际公约要求,推动相关重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或依法关闭。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实施调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与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确保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安全。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核与辐射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强化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重点领域以及管辖边境地区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优化重点江河石油化工、制药、尾矿库等高风险行业空间布局,规范沿河化工园区布局。加大工业集中区、化工园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监管力度。强化重金属风险防控,开展重点河流湖库、水源地、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域周边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开展河湖底泥、滩涂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调查与评估。

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探索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研究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排查,加强生物安全、室内环境健康等领域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活动,全面提高公众环境健康保障水平。

(五)建设美丽吉林宜居家园

建设美丽城市。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长春市对标国内先进一流环境品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示范全省美丽城市建设;吉林、四平、辽源等城市推动现代产业集聚与环境品质同步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生活舒适的美丽城市建设样板;松原、白城等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振兴发展、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美丽城市;通化、白山、延吉以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为载体,充分彰显林海雪原、边境风情,建设东北地区独具特色、幸福宜居的美丽城市。梅河口、长白山高标准推进旅游名城、旅游示范区建设,融合建设小而美、小而精的生态优美、环境友好美丽城市。

建设美丽县城。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和人口流动趋势,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环境公共服务能力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地形地貌、生态特征、环境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县城。

建设美丽乡村。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力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实施“十县引领、百村示范、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开展整县整村试点示范,启动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每年优选打造200个左右高标准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左右美丽乡村,所有行政村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引导,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建设美丽细胞。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夯实“美丽细胞”工程。充分发挥党政引领作用,带头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厉行勤俭节约,开展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用能,积极创建美丽机关;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将环保意识和行动贯穿于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整体活动中,创建美丽校园;发挥社区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作用,综合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建设美丽街道、美丽社区;推广先进绿色生产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物流及循环利用体系,创建美丽园区、工厂、商场、酒店等;发挥家庭社会细胞作用,营造清洁生活环境,节约家庭资源,开展垃圾分类,建设美丽家庭。

专栏4 环境质量提升重大工程

1.幸福蓝天建设工程。实施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石化、焦化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治理工程,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等地推进汽车制造、石化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开展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工程,推动大型燃煤锅炉、钢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提标改造工程。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程,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建设适宜高效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实施散煤清洁化治理、柴油货车污染防治、秸秆资源综合化利用等重点工程。

2.魅力绿水建设工程。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园区及企业污水治理、大型灌区农田退水治理等重点工程。实施“美丽河湖”建设工程,推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推进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加快东辽河、招苏台河、条子河、浑江、辉发河、饮马河等重点干支流河道生态修复,辽河流域、长春饮马河流域、温德河流域、长春新凯河流域污染治理,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向海、莫莫格、波罗湖等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加快建设“大水网”,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引嫩入白扩建工程等大水网工程规划建设。

3.洁净沃土建设工程。实施耕地周边涉重金属排放企业提标改造及排污口整治,深入开展有色、电镀等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耕地资源质量监测工程,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域。大力实施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修复工程。

4.康宁环境建设工程。开展声屏障设施建设工程。开展化工、制药、工业涂装等行业的恶臭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餐厨油烟净化工程,鼓励餐饮街油烟“绿岛”建设。深化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实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城市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农村固体废物、废旧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工程。建设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长春宽城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白山市、吉林蛟河经济开发区(吉林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区)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等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推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设施工程建设。实施化学物质替代和减排工程。

5.宜居家园建设工程。开展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创建行动,推行美丽机关、美丽校园、美丽街道、美丽社区、美丽工厂、美丽园区等多领域美丽细胞建设工程,为美丽吉林建设提供广泛、丰富的社会基础。

七、“两山”推动,建设粮香果鲜、冰兴雪旺的生态振兴样板

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打造冰雪、避暑“双品牌”,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畅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示范寒冷地区“两山”转化新模式、新路径、新成效。

(一)提升生态农产品价值转化能力

增加生态农产品供给。着力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创建一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推行绿色生态种养模式,重点发展长白山寒地蓝莓、葡萄、食(药)用菌、山野菜、林蛙、冷水鱼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品种。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东部地区依托人参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人参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式发展。加快建设延边黄牛、长白山黑猪、林蛙、鹿、柞蝉等养殖基地。中部地区加快提升玉米生产核心功能,打造“吉林大米”生产基地。西部地区以大安、通榆、洮北等县(市、区)为重点,巩固“杂粮杂豆之乡”地位。以通榆、镇赉、长岭等县(市、区)为重点,加快布局一批以奶牛、肉牛、肉羊、肉鹅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养殖核心示范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农牧业。

促进生态农产品价值增值。鼓励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黑木耳、吉林梅花鹿等特色品牌持续发挥影响力,打造“吉字号”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品牌价值。打造“吉林肉牛”区域公共品牌和“吉牛”餐食品牌。加强生态产品品牌保护、培育和营销,培养一批市场信誉度高、国内外影响力大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生态精品品牌。主动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培育和保护,实施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长白山人参等品牌跃升工程,推动吉林大米、吉林玉米、长白山人参等“吉字号”品牌做大做强。

(二)推动生态冰雪资源价值转化提升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以“生态吉林”为主题,依托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发展冰雪旅游、避暑旅游、红色文化旅游、边境旅游等生态旅游业。以“温爽吉林”为主线,打造冰雪、避暑“双品牌”,做强夏季避暑休闲、冬季冰雪旅游两大产品,构建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全域、全季大旅游发展格局,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级四季生态旅游目的地。扩大“22℃的夏天·清爽吉林”的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和升级森林避暑、山岳避暑、亲水避暑、城市避暑、乡居避暑、露营避暑、亲子研学等类型的避暑旅游产品。做强以“长白天下雪”世界生态品牌为主的“雾凇、滑雪、冬捕、温泉”四大冰雪旅游品牌。高质量建设“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加快完善冰雪经济体系,推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链条发展。

提升生态旅游品质。建设生态旅游城镇,突出海绵城市、田园城市、低碳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等生态特色,建设环城游憩带、城市公园、主题公园、休闲街区、体育公园、城市绿道、森林公园、风光带、城市夜游、旅游演艺等生态城市旅游融合产品。提升农村生态旅游品质,打造国家公园小镇、自然公园小镇、农业公园、休闲农(牧)场、智慧农庄、乡村民宿、民俗旅游、乡居度假等多种类型的生态乡村产品,重点发展长吉都市圈周边乡村、环长白山乡村、沿松花江乡村、边境乡村、草原湿地等乡村群落。

严格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等工作要求,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控制在生态资源承载力以内。严格执行自然生态保护地、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要求,研究制定以全域旅游为主导的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城市综合管理、乡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在城市和乡村旅游功能区范围内,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环境整治工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试点探索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的体制机制。倡导文明旅行,推动全省及各市县建立绿色饭店、绿色温泉、绿色民俗、绿色餐饮、绿色交通等绿色认证体系。

(三)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构建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登记确权、价值评估、考核应用机制。按照国家要求,研究落实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和价值核算规范,适时评估各地生态保护成效和生态产品价值。研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统计制度,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形成以生态产品自身经济效益为主的回报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应用,确保生态产品保值增值。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政府决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示范“两山”转化典型模式。全域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强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引领,广泛开展省级生态县、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构建点面结合,多层级、多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总结、宣传、推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发展经验,聚焦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丰富、拓展“两山”转化路径。

专栏5 “两山转化”重大工程

1.特色品牌提升工程。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开展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实施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长白山人参等品牌跃升工程,打造“吉字号”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打造“吉林肉牛”区域公共品牌和“吉牛”餐食品牌。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建设国际领先的三大作物人工智能育种研究平台。

2.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工程。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双品牌,建设全国领先的生态旅游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实施长白山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工程,推动嫩江湾、查干湖、长春北湖湿地等5A级景区建设,打造长白山、松花江、北大湖、松花湖、莲花山等世界级生态旅游景区和滑雪度假区。建设生态旅游城镇,打造一批生态城市旅游融合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打造鸭绿江等乡村旅游产业带。

3.生态资源保护工程。融合生态旅游发展,协同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做好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推进向海、莫莫格、哈泥等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实施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废弃物的妥善管理,全面推广景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4.“两山”转化制度建设工程。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制度建设重大工程,完善技术支撑与试点示范,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生态资产确权登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考核应用等“两山”转化制度体系,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延边州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建设。

八、多元共治,建设智慧高效、现代文明的环境治理样板

深化、拓展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手段、模式,加快生态环境制度体系、生态系统监管执法、市场经济手段激励、数字赋能科技支撑、文化引领全民共治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步伐,推动以行政手段主导的治理模式向市场手段、技术手段、法律手段、意识引领手段等多种治理模式转变,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构建多元共建责任体系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深入落实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依法依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和督察“回头看”。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打造幸福河湖。

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行企业按证排污、政府依证监管。构建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环保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企业依法依规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依法向社会公开。健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开展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投资、建设、运行,主动推行绿色生产转型,建设开放繁荣市场。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开展行业调查研究、运行监测和发展趋势分析,搭建政企信息沟通共享途径,发挥各行业协会、商会对环境治理的支撑作用。

推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完善公众有奖举报机制,健全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利用信、访、网、电、微等渠道畅通环保监督渠道,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二)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深入落实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强化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保障,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修订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地方标准,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

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建立“三线一单”考核评估机制,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加快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健全森林、耕地、湿地、草原等领域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和跨地区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差异化补偿。探索建立补偿资金与破坏生态环境相关产业逆向关联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衔接机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作用,强化对生态和环境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合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实施市县生态环境队伍培训工程,强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培养和装备现代化配置,切实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和柔性执法,健全交叉执法、异地执法、提级办理等机制。

健全区域联保共治机制。促进东北地区多层次、多方位合作,推进东部通化、白山、延边地区与黑龙江、辽宁合作共建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推动西部松原、白城地区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合作共建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加强与内蒙古在煤炭、电力等能源领域合作。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推动与周边省份建立流域协同治理新机制,推进统一规划、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机制,开展绿色低碳发展交流与合作。

(三)创新市场经济激励机制

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机制,建立完善能源消费政策机制。完善环境税收和价格收费机制,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等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完善农业水价、绿色电价制度。完善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激励政策,支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建立企业生态环保费用提取使用制度。

建立环境权益交易机制。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机制,深度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配套管理制度,创新市场化交易模式。深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推动有机产品认证。

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向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长期限优惠利率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依托核心企业创新授信机制,鼓励支持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充分发挥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长春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工作,建立健全绿色项目库、碳资产管理平台、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等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体系,有效发挥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加快气候投融资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强化数字环保科技支撑

统筹建设智慧环保平台。探索打通生态环境数据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数据共享通道,建立环境监测、监管执法、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信用评价、信访投诉等信息综合分析平台,打通信息和数据综合应用通道。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数字吉林发展和智慧环保系统建设,依托“数字吉林”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智慧环保平台,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生态环境和美丽建设领域的创新应用。创新“互联网+环保政务”服务模式,促进环境公共服务的便民化。

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责任体系,完善各环境要素全覆盖的监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温室气体、生态、新污染物、噪声、农村环境、辐射等监测能力建设,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协同监测全覆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预测预报水平。推动实现环境质量及重点污染源预报预警,建立监测预警应急统一平台。

提升生态环境科技研发力量。聚焦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引领性技术攻关项目,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绿色技术。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开展绿色低碳领域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业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高效、科研单位在绿色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载体。推进中国-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及光电磁材料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稳步扩大开放型国际合作,促进吉林与东北亚相关国家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清洁能源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及产品“走出去”。

(五)加强生态文化道德引领

繁荣弘扬生态文化。实施生态文化弘扬工程,推动冰雪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农耕渔猎文化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生态文明实践经验相融合,传承和发扬长白山生态文化、黑土地现代农业文化、查干湖渔猎文化、河湖湿地保护文化,总结提炼典型实践模式,谋划一批生态文明模式创新试点,不断丰富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广泛动员社区、学校、厂矿、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做好“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社会宣传活动。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健康发展。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研发推广环境文化产品,推出一批生态文化精品力作,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

培育生态道德意识。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依托现有机构和人员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提高生态文化自信。深化环保设施开放,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等实践基地,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加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传播,充分利用各类自然教育平台,积极建设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场馆,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研修和培训活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突出典型宣传,开展“吉林好人·最美基层环保人”等优秀典型推选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业绩突出的典型企业、典型经验做法、先进个人。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依托美丽细胞建设工程,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办公、绿色旅游、绿色出行,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着力推进绿色产品消费,推行绿色认证、绿色标识,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自觉减少噪声、油烟等污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持续推进“光盘”行动。

专栏6 生态文化培育重大工程

1.生态文化弘扬工程。实施生态文化弘扬工程,总结提炼典型实践模式,谋划一批生态文明模式创新试点。研发推广环境文化产品,开展“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等活动,推出一批生态文化精品力作。

2.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依托现有机构和人员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成果。积极建设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场馆,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研修和培训活动。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教育实践基地。

3.生态文明宣传工程。组织面向学校、企业、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等的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开展“生态强省”“美丽中国吉林样板”等主题宣传、“白山松水行”等主题采访报道。开展“吉林好人·最美基层环保人”“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等优秀典型推选活动、“生态环境小博士”“优秀生态文化作品巡演”等品牌社会宣传活动。

4.绿色生活引领工程。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深化公交都市建设。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实践活动,鼓励绿色旅游、绿色消费。全面推广使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

5.多元参与共治工程。推广绿色办公,创建节约型机关。搭建市场主体、社会工作者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类平台和载体,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畅通信、访、网、电、微等渠道,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完善公众生态环境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

九、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吉林建设的全面领导,将《规划纲要》实施纳入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建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美丽吉林建设各项工作的整体部署。分阶段制定美丽吉林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落实责任单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自觉承担《规划纲要》实施的主体责任,把美丽吉林建设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整合资源、加强协作,结合工作实际,编制本地区美丽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美丽吉林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二)强化落地实施

建立美丽吉林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不断提升重大工程谋划能力,积极谋划、滚动实施、持续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各级政府要把美丽吉林建设相关工程任务落实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重点保障。省本级各类专项资金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给予环境项目一定资金支撑奖补。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投资基金、政府债券,全面推进美丽吉林建设。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价格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吉林建设。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美丽吉林建设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

(三)开展评估考核

突出目标导向,研究建立美丽吉林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国家、省相关要求,做好与生态强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评估工作的衔接,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将美丽吉林建设成效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政绩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按照有关规定纳入有关表彰奖励评选推荐范围。

(四)推动典型示范

坚持“点面结合、多层推进”,分模式、分梯队开展美丽市县、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社区、美丽街道、美丽园区、美丽工厂、美丽学校等美丽细胞建设探索实践,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申报有关美丽中国建设的各类国家级示范试点。鼓励开展美丽建设规划政策、投融资等工作创新,对美丽吉林建设真抓实干、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表扬激励。

(五)加强宣传交流

利用多样化的媒介,加强《规划纲要》解读,持续开展美丽吉林建设典型模式、示范样板的总结、宣传工作,推动典型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落地。总结美丽吉林建设创新性绿色发展成果,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远东开发建设。推动多层次、多维度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强化吉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相关成果与模式的国际化应用,不断开创享誉海外的“美丽中国”吉林样板新局面。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