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2-06 09:18
来源: 绿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丽
2007年1月29日,威立雅水务集团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约,以17.1亿人民币高价获得兰州供水45%股权。同时参加竞标的中法水务与首创水务报价分别为4.5亿和2.8亿。除了溢价高,这个项目诡异之处还在于,兰州项目并不是一个被市场热捧的项目。
与此前上海浦东、合肥王小郢另外两个著名溢价项目相比,兰州项目因其溢价幅度,以及三家很有经验、很有实力的水务投资人差异巨大的报价,从开标那一刻起,争论就未平息,此后,海口项目、扬州项目、天津项目、江阴项目相继出现溢价。
2006年9月,兰州市国资委发布公告拍卖转让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之后,市场反应并不热烈,只有7家国内外公司报名竞投,开标当天甚至只有威立雅、中法水务、首创股份三家参加。因为地处西部地区的兰州供水集团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在资产挂牌出让之前,兰州市政府对其进行重组,将一系列包袱资产剥离,解除了建厂50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2004年,兰州供水集团进行企业改制,确定公司总股本为5.2亿股,其中国有股4.6亿股,职工股0.6亿股。2006年初,兰州市国资委、发改委、财政局等12家部门联席论证会确定《出让兰州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合资经营实施方案》计划,将4.3亿元水网改造资产、5亿元污水处理资产、10亿元土地资产注入兰州供水集团。2006年8月,兰州市长办公会议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资产暂不注入,而土地资产改由保留划拨方式处置。
调整之后,兰州供水集团的净资产约为9.5亿元。而兰州供水集团股权招标公告显示,兰州市国资委将出让2.7亿元国有股股权、0.6亿元职工股股权,并增资扩股1.4亿元,共计出让股权净值约为4.7亿元。因此,中法水务和首创股份的报价实际上均低于兰州供水集团的净资产价格,首创股份的出价甚至只有兰州供水集团净资产价格的60%,这显然是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兰州市国资委所不能接受的。
但威立雅为什么会开出17.1亿元的高价?据中国水网当时的报道,威立雅解释称,其中约7亿元用于收购2.7亿元国有股股权、0.6亿元职工股股权,其余约10亿元作为增量投入,其中1.4亿元用作增资扩股,8.7亿元用于后续投入,后续投入资金分三年陆续到位。因此,仅从购买兰州供水集团存量资产来看,威立雅实际上用7亿元购买了3.5亿元股权,而并非17.1亿元。
其高管用浦东项目作喻,为溢价行为作出辩解,“水务行业是一个需要想像力空间的行业。”时任法国威立雅水务全球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弗莱罗说,他们的战略实践已经证明,他们对项目的高溢价报价符合其“对一个地区长期经济形势的总量评估和预测”。“五年前我们获得上海浦东项目的时候,浦东人口还不到200万,现在已经超过了300万,前后不过五年时间,而这个项目的服务合同期限是50年。在深圳,仅仅四年时间,各项数据都显示运营成效要高于我们当初的预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传奇速度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理由。
兰州市国资委的官员也振振有词,“当时招标时,中法水务报价4.5亿,北京首创报价2.8亿,除去兰州市政府要求其增资的1.4亿,甚至连购买拟转让的国有股权、并支付职工安置费都不够,怎么能卖给它们呢?”
兰州供水集团的资产重组,也为威立雅创造了一些条件。当时各地水务公司普遍没有进行改制,威立雅进入之后还需要耗费精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兰州供水集团是威立雅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完成改制的水务公司。此外,《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如果改制或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城市基础设施用地不能采取保留划拨方式处理,而应该采取出让或者租赁的方式处理,兰州市却决定将土地资产以保留划拨方式处置的招商引资。种种行为表明,当地政府确实很想卖个好价钱,并将水务资产与其他国有资产等同。
2002 至2007 年间威立雅收购国内供水集团的风头正劲,对国内供水企业的收购行动“横扫”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然而,这一不惜“一掷千金”只为拿下兰州城市供水服务项目的行为,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像是一个拥有百年经验的国际水务集团做的决定。但当时的兰州市国资委领导及其咨询机构都认为这是政府在水务改革中的胜利,是一个值得全国推广的成功案例。
时任清华水业研究政策中心主任傅涛博士在中国水网上发文《水业资产溢价背后》指出威立雅的“十式腾挪”。并提出预警:自 2002 年以来水业资产改革中的溢价风潮突显,此番兰州供水集团股权转让价格的走高必会引起一些地方政府对大量“无本”现金的悸动,使一批进入正常程序的改革项目受到波及;以单元服务形成的资产溢价转让,溢价的越高服务价格就越高。他强调,要警惕单方面放大政府资产实现溢价的表象,否则必然误导其他没有经验的地方政府,迷信招商的资产溢价结果,忽略其中的交换代价。
2008年,由于来自部委和业界的双重压力,威立雅的溢价止步于西安,它未能在西安自来水公司身上再现“兰州模式”。
但兰州供水项目影响极大,此后的数年间,政府、水务行业及公众对威立雅等外资企业异常关注。
2014 年兰州城区“饮用水苯超标”事件再次让威立雅站上风口浪尖。尽管这场“饮用水苯超标”事件中,兰州威立雅水务并非唯一的责任方,但公众对于兰州威立雅“水务运营监管不力”“管网设备更换检修不及时”的指责也并非全无道理。
彼时,兰州市官方调查该次自来水污染事件,并给出原因称:兰州威立雅3号、4号自流沟超期服役,沟体伸缩缝防渗材料出现裂痕和缝隙,兰州石化公司历史积存的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对输水水体造成苯污染,致使局部自来水苯超标。
此事直到一两年后尚“余音绕梁”,当地民众对兰州威立雅发起了诉讼,尽管后来也将兰州石化、中国石化追加为被告,尽管民众最终败诉,但威立雅苦心孤诣维持的公众形象也自溢价风波后再次掉落谷底。
2007年4月6日,水业战略论坛上,时任清华水业研究政策中心主任傅涛博士分享关于溢价的观点,指出外资水务公司的“十式腾挪”。
编辑: 李丹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 绿谷工作室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