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大型国企、央企布局环保产业的三大路径

时间: 2018-01-30 09:54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薛涛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进入与整合,国有资本进入环保领域的态势越来越活跃,而环保领域的民营企业,对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的入股态度,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毫无疑问,国企、央企在具有公益属性的环保市场,有着民企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2016年水业战略论坛以及2017年固废战略论坛上,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分别介绍了环保各大领域中,国企与民企的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显示国进民退的现象依然占主流。他介绍,“在水环境PPP项目中,E20研究院掌握的情况是国企占80%市场份额;垃圾焚烧项目中,国企市场份额占比也达到60%。”另据E20研究院2016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新兴的水环境PPP项目之外,传统的水务市场马太效应愈加显著,国企继续领先,外企继续保持稳定,略有增长,2016年民企在传统水务的市场占有量略有改善。

blob.png

图一:过去7年中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在垃圾焚烧行业业绩中的占比。将原属于民资控股、后被国有资本控股收购但依然保持原民企负责人自治的企业归为混合所有制。如果混合所有制企业归为国企,截止到2017年,国企与民企的垃圾焚烧业绩的总份额占比约为7:3,如果将混合所有制的企业算做民企,则国企与民企的比例约为6:4。

blob.png

图二:2006年-2016年,传统供水特许经营领域各类企业规模的变化。其中,规模排名前四的四家掌握了4600多万的份额

blob.png

图三:2006年-2016年,在特许经营污水处理厂项目中,马太效应显现更为严重。2016年的数据显示:北控首创为首吃掉了传统运营污水处理“大蛋糕”的绝大份额,其他的公司只能分到极少的部分

从以上分析数据看出,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环保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也越来越明显,大型国企、央企凭借雄厚实力,布局环保行业的步伐也在加快。近几年,民营企业也更加放开了与国企合作的通道,如桑德集团与清华控股、启迪科服、清控资产、金信华创达成战略合作,戴上了红领巾。一直强调“轻资产”的碧水源迎来了国开行的认购入股,东江环保也迎来了广东省国资委的入股,国进民退现象明显。

那么什么样的国企、央企更愿意进军环保领域呢?从目前环保产业的发展来看,薛涛认为,布局环保行业的国企、央企主要有三大类:工业类大型国有企业、建筑类央企,以及地方国企。

一、工业类大型国有企业:专设子公司,整合资源优势

2017年,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已经预示了环保督查工作的严格化和常态化,工业类企业的环保治理需求越来越迫切。薛涛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类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一般选择从自身的环保治理需求出发,设立环保公司,很多国字头大集团都在旗下设立了专门的环保子公司,如中石化、中信集团、中国铁建、徐工集团、中冶集团等,都已经设立环保子公司,整合集团优势,主攻环保业务。

如2015年,中国石化在湖北成立了首家节能环保工程公司,优化整合了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板块的核心环保技术和优势资源,是中石化唯一的节能环保工程公司、节能环保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持中心,也是面向国内外节能环保市场的综合一体化工程承包商和技术服务商。2016年,由中国交建子公司中交疏浚发起,与中交机电工程局、中和物产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了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薛涛指出,这类企业往往依托自身的项目应用和运营机会,培养自己的环保板块,对外走出去开拓非母公司的市场是这些公司的一致目标。

从积极方面说,这体现了大型工业国有企业为平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给本行业带来的周期性风险的正常布局,一方面也是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备受重视的表现。另外,这些附属企业相对容易培养出外部化专业运营的业务模式,使国家一直倡导的“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落地。

从负面的情况而言,“近亲”关系是否会带来竞争效率的下降,这些环保公司是否成为其他环保企业进入其母公司的“门神”,是业内较为担心的。

但是在当前环保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有一些技术上领先(稳定达标和运营成本低等因素)的技术企业往往通过积极和这些公司合作反而更容易进入甲方市场,甚至如前所述培养了第三方治理的运营外包的项目新模式。

总而言之,工业国企本身如何在环保监管逐渐落实的情况下,稳定达标,同时使环保治理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保证自身主产品的竞争优势,是摆在最终采购决策者面前的关键问题。

虽然在工业治污领域大部分“圈外企业”都属于技术驱动型中小民营企业的背景下,工业类企业设立环保公司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对民营企业的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但这主要是对企业所掌握的技术已然平庸的企业而言,技术更新迭代快,有核心优势的企业还是能通过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而面对工业领域的碎片化市场,民营企业在技术升级方面一直有着优势。

由于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国企会通过股权投资来获取民企的技术能力,构成所谓国进民退的另一个现象。但实际观察来看,控股权收购容易制约民企的创新力,国企参股技术型民企较有利于优势互补。

二、建筑类央企:转型设立环保子公司

建筑类央企转型设立环保公司,比如中建水务、葛洲坝等,主要针对政府所负责的城乡环境治理市场。

编辑: 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