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重庆市政府余远牧副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06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共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辐射环境、园林绿化、耕地与农业生态、森林与草地、气象与自然灾害、人群健康11项内容,同时开设了全市环境资源座谈会、全市第九次环保大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18个专栏。
2006年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局。但环境保护工作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经济快速增长、环境质量改善以及环境风险防范三重压力,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和进一步改善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06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4.8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8.59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6.26亿吨。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22个监测断面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次级河流水质持续好转。全市54个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达100%,比2005年上升3.3个百分点。
2006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85.95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1.08万吨,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14.87万吨。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主城区全年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78.6%(287天),比2005年上升5.7个百分点,为开展空气质量日报以来的最好水平。全市大部分郊区县(自治县)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2006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814.97万吨,综合利用量1367.71万吨,处置量123.99万吨,排放量133.32万吨,贮存量238.58万吨。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91.6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
2006年,主城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4分贝,比2005年下降0.3分贝;网格噪声达标率为94.3%。主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7分贝,比2005年下降0.2分贝;噪声超过70分贝的交通干线长度占14.1%,比2005年下降8.7个百分点。功能区环境噪声昼夜平均值为57.2分贝,比2005年下降0.4分贝。
2006年,全市共有放射源应用单位177家,在用放射源1449枚;共有电磁辐射源应用单位283家,在用电磁辐射源设备16084台(套);在用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5座,输电线路461条,各类通信基站14804台(套)。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与往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中总α、总β、226Ra、232Th、40K等放射性指标处于正常水平。
编辑: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