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5 11:23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张伟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德斯环保”)是长期致力于固废领域业务的科技型环保企业。2010年,万德斯环保准确把握到中非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契机,进军非洲环保市场,成功实施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渗滤液和其他环保项目,获得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赞誉和认可。目前,万德斯环保正谋求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并寻求和业内同仁展开多维度、多形式和全方面的合作。
在2016年固废战略论坛上,万德斯环保荣获渗滤液处理领域年度标杆企业。论坛发言中,董事长刘军先生提出填埋场封场修复新模式——做“园主”。为实现“园主”梦,万德斯环保会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又需要克服怎么样的困难呢?
为此,中国固废网采访了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先生,E20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先生及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益先生。
1、万德斯环保在国内是为数不多的拥有对外工程承包资质的民营企业,请问进入海外市场的考虑和策略是?
刘军:2010年,中非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万德斯环保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进入非洲市场的宝贵契机,非洲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
具体策略方面,首先,我们认真调研非洲市场,尤其关注工业化、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领域,解析非洲市场需求;其次,积极打造具有国际项目经验的团队,包括相关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商务人员、法律人员、翻译人员等;最后,迅速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包括海外布点和与央企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万德斯环保已成功进入了非洲市场、海外团队趋于完善、拥有了对外承包资质,树立了样板项目。
薛涛:当前中国的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很火,规模也很大。但是有趣的是,环保企业都相对规模较小。根据E20研究院数据,当前我国环保企业的总体规模近4万家,总体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小企业占9成。随着竞争的加剧及产业重构,80%甚至更多的环保企业将会被淘汰。中小环保企业的压力巨大,因此,差异化的商业模式以及强有力的“内功”,将是环保企业的唯一出路。在当前国际化的影响下,万德斯环保积极提升“内功”,走“国际化”品牌之路,值得各企业学习。
2、目前许多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如果有其他企业想与您合作,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刘军:万德斯环保愿意以积极开放的态度与国内有意开展海外业务的合作伙伴密切配合,从商务、技术、资源等领域展开多维度、多形式、全方面的合作。当然,万德斯环保不仅仅针对非洲市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可以在更大市场空间,让中国的环保技术走向世界。
薛涛:从环保产业的产业链条来划分市场,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设备服务市场,以技术解决方案为核心工程服务市场,以投资运营为核心的环境治理服务市场。也是基于此,E20研究院把中国近4万家环境企业分为五大类:I方阵,环境产业一级开发商;A方阵,重资产环境集团;B方阵,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C方阵,细分领域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领跑者;D方阵,专业装备制造服务商。在国际化之路的探索中,C方阵主要以技术服务、工程服务为主。E20研究院认为,环保产业的国际化之路才刚刚开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助推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将更宽更广。相信以万德斯环保等为代表的C方阵企业,“国际化”之路还很宽。
3、万德斯环保已经在填埋场修复行业做了多年,现在已有一定影响力。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障碍分别是什么?
刘军:作为渗滤液处理领域年度标杆企业,我公司在渗滤液处理方面的技术和客户资源的积累都非常有优势。我公司长期从事包括渗滤液处理、填埋场封场和填埋场建设项目,对于填埋场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在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中,形成了填埋场高标准修复的综合解决方案。受益于多年在渗滤液领域的耕耘,万德斯环保在环卫领域完成了近百项业绩,并给客户留下了专业、负责的良好形象,对公司介入到填埋场修复领域是个非常大的促进和支持。
最大障碍是高标准的填埋场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以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由于投入大,产出低,使得政府很难下决心对填埋场进行高标准修复。需要以新的商业模式引导政府、社会资本、开发商和我们环保技术企业合力,来解决填埋场修复问题。
张益:随着“土十条”等新政策的发布,土壤修复正在成为新的环境治理关注点。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想象空间,预计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而垃圾填埋场修复作为土壤修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量多面广,同时商业模式也比较清晰,预计未来企业参与的机会多多,万德斯环保能够提前谋划、及时介入确实是一个很明智的决策。
4、在本届论坛上,您希望做一个“园主”。请问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一想法,“园主”将为填埋场修复事业做哪些事情呢?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