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04-26 10:06

来源:中国水网

(一)成都平原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5个市、24个县(市、区)。该区域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地貌以平原为主,植被以慈竹等四旁散生植被为主。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基础雄厚,是我省人口、产业、城镇高度集聚的核心区和西部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生态资源贫乏,水生态修复任务重,生态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围绕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建设,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加快城周绿化、村镇绿化以及县(区)间、乡镇间通道绿化美化,改造提升林盘绿化水平,建设纵横交错的平原防护林网,提升龙门山和龙泉山脉生态植被,加强水资源保护。

(二)盆周山地区。包括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雅安、宜宾、泸州、达州、巴中等11个市、49个县(市、区)。该区域是四川盆地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区域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江河、湖库众多,地质资源复杂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是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鲟、达氏鲟、红豆杉、珙桐等重要珍稀野生动植物主要分布区。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依存度较高,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危害严重,岩溶山地石漠化较重,生态保护能力不足。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加强大熊猫、金丝猴、白鲟、达氏鲟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岩溶山地石漠化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成果巩固、重点水源地保护和水生生境改善,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三)盆地丘陵区。包括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和广安6个市的全域以及巴中、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泸州和达州8个市的部分县(市、区),共计55个县(市、区)。该区域系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重要河流的中下游,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植被以柏木人工林为主;该区是我省人口密集区和重要经济区。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征占大量生态用地,工业排污和农业面源污染较严重,工程项目分布广泛,地表扰动强烈,人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矛盾较为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田保护性耕作、退化与污染农田治理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稳定的农业耕作系统;加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市及城郊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建设优质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人工湿地建设和江河生态修复,改善提升水生态系统整体质量。

二、西部生态高原

西部生态高原包括川西北高原区、川西高山峡谷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总面积30.57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地貌复杂,北部地区气候严寒,南部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自然灾害多发区和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打造西部生态高原,应着力构建以若尔盖草原湿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三大生态屏障为重点,以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大渡河上中游等三大流域生态带为骨架,以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典型生态系统为重要组成的“三屏三带多点”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blob.png

西部生态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公益林、天然林和草地资源保护管理,巩固退耕还林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果,深入推进沙化土地、退化高寒湿地及江河湿地修复、退化草地恢复、干旱半干旱土地及矿山废弃地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森林草原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效益。

(一)川西北高原区。包括阿坝州的红原、阿坝、若尔盖、壤塘县,甘孜州的石渠、德格、甘孜、色达县,共计8个县。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黄河重要水源地。该区域为丘状高原地貌,海拔高、积温低,土壤类型以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为沼泽灌丛和草甸,沼泽湿地星罗棋布,高原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高,受过度放牧和挖沟排水等影响,区域湿地与草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沙化较为严重,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难点地区。2015年底,区域内天然湿地面积100.3万公顷,占全省天然湿地面积的60.2%;沙化土地面积50.3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55.1%。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遵循并把握高寒湿地、草甸草原的自然地理分布格局,以高寒湿地及江河湿地保护与修复、沼泽草地保护、防沙治沙等为重点,采取禁牧休牧、退牧还湿还草、填沟保湿、封禁保护、自然植被恢复、控制单位承载力等措施,大力开展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遏制草地退化沙化,增强高原湿地的生态功能。

(二)川西高山峡谷区。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等3个州的24个县。该区域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为高山峡谷地貌,山高坡陡、地表破碎、河谷深切,垂直地带分异明显,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资源富集,是全省天然林主要分布区和国家级公益林集中分布区,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资源独特。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草甸退化,干旱河谷扩大,生物栖息空间压缩,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突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森林防火压力巨大,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困难。2015年底,区域公益林面积880万公顷,占全省公益林面积的51.4%;天然林面积893万公顷,占全省天然林面积的52.3%。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以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沙、高山高原草地保护、重要水域生态完整性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河湖源头和冰川湖泊湿地保护等为重点,采取天然林资源保护、退化草原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要水生生物资源及江河水资源保护、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工程等措施,确保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稳定。

(三)川西南山地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不含木里县)、雅安市的汉源县和石棉县等23个县(市、区)。该区域水资源极为丰富,大渡河横切本区北部,金沙江流经南部边缘,雅砻江和安宁河纵贯中部,四川三大天然湖泊泸沽湖、邛海、马湖均分布于此。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梯级水电工程集中开发,地表扰动强烈,加剧河谷地带破碎化;干热河谷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种养植开发过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河谷荒漠化现象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以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宁河流域农田保护性耕作与污染治理、金沙江流域及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干热河谷造林绿化为重点,采取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措施、脆弱地带封禁保护、矿山废弃地整治修复、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从严管控樵采、过垦过牧和无序开矿等破坏植被行为等措施,修复自然生态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1234567...11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