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2 13:08
来源:四川省发改委
强化乡村信息化支撑。以 “智慧乡村”为统领,大力推进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深入实施 “宽带乡村”“光网四川”“视听乡村” “信息进村入户”等工程,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扩大光纤宽带和4G 网络在农村的有效覆盖。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大面积推广适合农村、方便农民的信息化产品,完善村、县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应用、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和共享开放。推进乡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拓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基层服务网点与网上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推进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提高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面提升农村抵御极端气候、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等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实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农村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深化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治理。推进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统筹防汛、防火等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公众识灾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全面开展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增强灾区预警和防范能力。
专栏1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农村公路建设。对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加强窄路基或窄路面路段加宽改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逐步增设安全防护措施,改造农村公路危桥。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的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到2020年实现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 “两个100%”。支持国有农场、林场、林区道路建设。
(二)农村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客货运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客运站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客货运输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和改造。鼓励创新农村客运和物流配送组织模式,推进城乡客运、城乡配送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末端网络建设,支持农贸市场、农村 “夫妻店”等传统流通网点改进提升现有设施设备,拓展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到2020年,在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
(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水库灌区二期、红鱼洞水库及灌区、李家岩水库、蓬溪船山灌区、土溪口水库、黄石盘水库、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宣汉白岩滩水库、青川曲河水库等一批大中型工程;加快推进江家口水库、龙塘水库及灌区、固军水库、亭子口灌区、永宁水库、青峪口水库、米市水库、三坝水库、毗河工程二期、资中两河口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引大济岷 (含引青济岷)、长征渠引水、罐子坝水库及灌区工程规划和前期论证工作。
(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2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率达到87%以上。完成都江堰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任务,加快推进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五)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分布式清洁能源网络,开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项目。推动农村沼气工程建设,鼓励农村能源多元化发展。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村建设。启动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清洁气体燃料利用规模。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引导农村居民因地制宜使用天然气,宜罐则罐、宜管则管,采用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形式,提高农村天然气覆盖面和通达能力。
(六)农村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实施 “宽带乡村”战略,重点支持边远地区等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加快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持续加强光纤到村建设,完善4G 网络向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覆盖,在部分地区推进 “百兆乡村”示范及配套支撑工程。改造提升乡镇及以下区域光纤宽带渗透率和接入能力,开展有关城域网扩容,实现90%以上宽带用户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有条件地区可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
(七)防洪减灾工程。基本完成主要江河重点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 (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和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及应急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第二节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行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学前教育政府、举办者、家庭合理分担成本机制。大力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计划,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着力办好农村社区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积极稳妥推行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特岗计划”和省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统筹调配城乡中小学教职工,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适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增强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