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全面阐述中国2010年前气候对策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已在世界环境日前夕发布。这是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部国家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颁布实施,彰显了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将对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将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编制酝酿已久。2002年12月我国启动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外交部、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等17个政府部门参与,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如中国气象局负责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研究,外交部负责与外国政府之间的谈判等;同时集中了几十位长期研究气候变化科学、影响和适应、政策、谈判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制工作。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部历时4年、九易其稿的评估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际公约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这一评估报告为制定国家方案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编制酝酿已久。2002年12月我国启动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外交部、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等17个政府部门参与,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如中国气象局负责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研究,外交部负责与外国政府之间的谈判等;同时集中了几十位长期研究气候变化科学、影响和适应、政策、谈判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制工作。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部历时4年、九易其稿的评估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际公约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这一评估报告为制定国家方案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发达国家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认为,“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1995年第二次评估报告认为,“定量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 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最近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人类能源消耗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超过90%。
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其影响已波及全球。从1750年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持续增加。应该说现在的发达国家是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过去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是无约束的发展,排放温室气体。像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是50年~200年。所以导致当今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过去发达国家在200年前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了维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减缓气候变化非常需要国际社会真诚而广泛的合作。作为发达国家,其首要义务就是先采取减排行动,在2008年~2012年内要使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 1990年平均减少5.2%,并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
而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重视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发展,目前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生存排放。为此,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义务主要是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其核心内容为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源和吸收汇的国家清单,制定并执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而发展中国家履行上述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的程度。
二、明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
《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历史排放少,当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较低,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对这些基本的承诺能否切实有效执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根据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三、气候变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已经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冰川湖范围扩大,数量增加;许多由冰川和积雪供水的河流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大;许多地区湖水和河水温度升高,并影响到水质;永冻区地表不稳定性增加;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生物的物候期提前;一些极地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和丰度改变;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等。气候变化也使得一些地区作物的播种期提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规律也相应发生变化,部分高纬度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甚至还威胁到人类健康,如热浪造成的死亡率和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等。
另外,一方面气候变暖可能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可能使经济部门如农业及沿海地区遭受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如果过早地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其直接后果将是制约我国目前能源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于人类社会各个经济领域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是负面的,其强度随采取的减缓和适应对策的不同而不同。
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物候期的提前。未来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几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五是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二)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种类型森林向北推进,山地森林垂直带谱向上移动,主要造林树种将北移和上移,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森林生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 1%~2%,暖温带增加2%左右,温带增加5%~6%,寒温带增加10%左右。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四是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五是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到2050年,预计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六是积雪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七是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近40年来中国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中国水资源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个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年~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二是未来50年~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 50年~10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有加速趋势,并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海平面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中国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二是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三是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重。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有加速趋势,并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海平面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中国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二是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三是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重。
(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气候变化也可能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挑战: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中国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这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未来中国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四、中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显著贡献
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认知已成为国际科技界和决策层的共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方面我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仍是今后长时期内的首要任务。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就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控制人口增长等,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速度。正是由于这些政策和措施,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5%,为减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使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使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 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 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
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
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
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中国今后还将继续采取新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出台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中国今后将继续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贡献和表率。具体包括:中国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政策措施,大力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适应能力,加强气候系统监测、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积极履行《气候公约》相应的国际义务,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20%,这是一个雄心勃勃但又非常艰巨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中国自己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不懈努力,也需要在《气候公约》原则指导下的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资金和先进技术方面的支持。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和原则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威胁做出贡献。
注释:
1.《气候公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5月9日通过,是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公约。我国于1992年签署公约,是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
2.温室气体吸收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作者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 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东亚季风的诊断和数值模究工作
论文搜索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email protected]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