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无锡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02-20 16:31

来源:无锡环保局


1.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摆上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从体制机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观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向实践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绿色、低碳发展,将是“十三五”期间无锡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核和必然要求。

2.新的法律法规为环保与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批法律法规和行动文件,为强化无锡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法人和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维护无锡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3.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奋斗目标为环保与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2014年末,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视察时为我省确立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发展新定位。落实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在保护环境建设美丽无锡上更加奋发作为。

4.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化解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机遇和手段。2015年8月,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十次全会提出的“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产业强市作为主导战略”“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和向高、向轻、向优、向绿的发展定位,不仅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好机遇,也提供了有力手段。

5.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社会基础。“十二五”期间,通过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新观念、新知识,实施公益环保、生态创建等一系列活动,使各级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公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保护环境逐渐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志愿行动和自觉行为,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充实。

(二)主要挑战

无锡经历了三十多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之后,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透支现象,发展承载力明显减弱。“十三五”期间将主要面临下列挑战:

1.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尖锐。“十三五”是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转型升级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让发展不破坏生态环境,增长不增加环境污染,这是需要全市上下共同认真去解决的一道难题。

2.公共环境治理需求增多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挑战。当前,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政府改善民生、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历史责任。公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政府的财力有限。如何有效建立社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考验各级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3.瓶颈制约的突破与技术创新的挑战。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期,能做的、好治的基本都做了,留下的大多是遇到了技术瓶颈。如污水的高效脱氮技术、污泥的高效脱水技术、河道水体生态立体修复技术、农业面源的污染控制技术等,因此,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瓶颈制约突破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4.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难度增大的挑战。太湖藻型生境未有实质性改变,湖泛威胁依然没有解除。区域水系不畅,排水环境不佳,城区黑臭河道较多,农村河浜水质普遍较差。主要入湖河流上游来水水质不佳,自净能力不足,水质提升难度较大。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给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形成挑战。固废处理能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危险废物焚烧、填埋能力严重不足。土壤现状监测能力严重不足,存在本底不清、污染风险管控及治理修复任务繁重等问题。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无锡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关键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速期,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攻坚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用创新发展的思维去破解前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和引领经济发展,以维护环境安全保障社会安全,以促进自然和谐提升环境质量,推动社会和谐造福无锡市民。

三、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234567...16

编辑:李姝乐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