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福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全文发布 “清新福州”名副其实

时间:2017-04-19 10:13

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

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 边的村庄为治理重点,保障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调水工程水 质安全。因地制宜编制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行县域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 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和服务向农村延伸。鼓励以市、县为单位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 处理项目进行捆绑或若干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捆绑引入第三方进 行整体设计、建设、运营。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防治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大力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 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农业废弃物 的综合利用和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鼓励有机肥生产和使用。开 展化肥减量增效工程,积极推广农村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技术,推 广以控制氮、磷流失为主的节肥增效施肥技术和农作物专用肥应 用。开展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降低农药使用量。到 2020 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 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 40%以上。在重要 流域的临水农田,逐步改造现有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积极发展环 水有机农业。

(六)加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保护

优化海域使用管理,以分级分区管控的方式逐步推进海洋生 态保护。对典型珍稀物种保护区域,实施严格保护与生态涵养相 结合,强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对生态脆弱敏感区,实 行限制开发、保护为先的环境战略;对受损破坏海域,实施环境 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重点恢复与保护海域主导功能。

严格控制沿海湾内围填海活动。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 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围填海规 划,制定围填海总量目标,确定禁止围填海的海域范围。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 布局,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合理引导和布局水产养殖,强化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控制粗放型海水养殖,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鼓励开展海洋离岸 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科学养护海洋渔业资

实施“四位一体”和“陆海统筹”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措施。在区 域生态功能分区、生态空间管制、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引导和产业 空间准入的基础上,建立海域、陆域、岸线和产业的“四位一体” 统筹联动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 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推进陆 海污染同步监督防治,提高海洋污染防治综合能力。实施海洋生 态修复,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天地一体的生态监 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及生态文明建设,扩大生态文明建 设试点范围。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建设模式,加强分类指导, 实行分级管理。丰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类型,形成行政区、跨区 域、多行业相结合的多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体系。对已经创建 国家级生态市(区)县的地区,总结创建经验,率先提档升级到 生态文明示范区,引领示范其他创建市县平稳过渡升级,其余地 区,加大创建力度,持续提升创建水平,达到创建要求。

 七、加强固体废物综合防治

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全面依法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实 施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督管理。

(一)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应尽快出台垃圾分类收集方案,推 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扩大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 的实施区域,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标准化、 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的标准与规 范,探索规范化分散处理技术并研究配套政策。

(二)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的原则开展城市 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建立与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相适应的垃圾分类 收运体系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体系。积极推进市区餐厨垃圾处理 厂建设,餐厨垃圾采用生物处理,提高垃圾资源化回收与利用率, 形成垃圾综合管理系统;加快福州市红庙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三期工程、福清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长乐市垃圾焚 烧发电厂工程建设。

完善固废处置配套设施建设,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进 度,适时扩建红庙岭内的飞灰固化处置场规模,提高配套的飞灰 固化处理能力。完善县区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设施建设达到 “每县一厂(场)、每镇一站、每村一点”。

完成全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所排查工作。开展垃圾填埋场所 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定期进行巡护检查,严 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三)完善工业固废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鼓励纺织 品、汽车轮胎等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 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以电子废物、废旧车船、废旧电池、 废轮胎、废塑料、废纸等为重点,提升并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再生 利用。

建设以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为导向的环境管理体系和资源节 约型的社会体系,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面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建立押金回收制度和再生产品强制使用 制度,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 由无害化处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

1...7891011121314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