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3 09:03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潘功 刘琪
川渝两地近日就加强危废跨省市转移联合监管、推进危废安全及时处置等问题,共同签订《危废跨省市转移合作协议》;江苏省发布《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对危废源头管控、过程监管、末端处置、风险防控、监督考核、保障措施等方面均作出规定;山西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的通知》,对危废处置收费放开施行市场调节价。多地近期危废政策连发,危废处置攻坚战已拉开序幕。
川渝签订危废跨省市转移合作协议,区域合作新开篇
为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危废跨省市转移联合监管,推进川渝两地危废安全及时处置,11月19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订《危废跨省市转移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明确,重庆市、四川省将建立危废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危废处置需求对接机制、危废转移快审机制、突发事件危废应急转移机制以及危废监管协调会议机制等五项机制。对两地危废管理通报信息以及环境突发事件中产生的危废转移处置等均作出规定。
建立危废管理信息互通机制,每年3月底前,相互通报上一年度危废跨省市转移审批、经营许可证颁发及持证单位经营活动、处置利用设施运行等情况及本年度危废处置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或计划)及推进情况。
建立危废处置需求对接机制,每年6月、12月,根据省(市)危废产生、处置、利用情况及危废持证单位经营活动情况,提出危废处置利用的需求信息并相互通报,以利于危废产生和处置利用单位快速达成需求对接。
建立危废转移快审快复机制,于省、市之间危废转移处置利用的商询函(文件),由专人负责快审快办快复,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回函。
建立突发事件危废应急转移机制,环境突发事件中产生的危废,因处置能力及地理位置等原因,需要跨省市应急转移处置的,经双方省级环保部门沟通后,可先行转移处置,并主动配合做好辖区内危废持证单位应急处置的相关协调工作。
建立危废监管协调会议机制,双方省级环保部门协商召开危废管理协调会,原则上每年召开1次,如有急需协商解决的问题,经双方同意后可适时召开,参会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由双方协商确定。
《合作协议》的签订不仅开启了川渝双方在危废处置领域的深度合作,也为助推川渝共筑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上游意识”“上游责任”“上游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危废管理情况
四川是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大省,省内工业结构偏重工业,化工、医药、有色、石化等行业危废产生种类多、数量大。危废产生量高居全国前列,产废点多、面广,全省危废管理面临较大的压力。仅2016年,四川省危废产生总量为247.48万吨,约有9%的危废贮存。妥善处理处置的危废中,资源回收利用和终端处置分别占比为59%和32%。
四川省工业危废处置利用主要采用企业自行处置利用和社会化集中处置利用相结合的方式。截至2016年,产废企业自建处置利用设施260家,持证综合处置利用设施27座。全省危废处置能力不足10万吨/年,综合利用处理能力约为50万吨/年。危废实际处置类别仅覆盖33类危废,其它类别的危废在省内无实际处置能力,需要跨省转移委托处置。四川省危废集中集中处置设施处置能力及覆盖面存在巨大的缺口。
根据四川省环保厅预计,四川省在2022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将达到400万吨左右。四川省目前已捉襟见肘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将受到更严峻的挑战。针对四川省危废管理存在的问题,四川省未来将加快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力争到2022年,彻底扭转危废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
根据《四川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2年)》,四川省规划到2022年,全省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可就地安全处置。为达到这个目标,四川省计划在未来五年增加13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约63.8万吨/年,基本满足2022年预计60万吨左右的工业废弃物处置需求。另外将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至14.2万吨/年,集中处置设施将分布于各大医疗废物产生量大以及偏远地区,以缓解运距长达500至1000公里所增加的转运成本及风险。四川省还将以德阳市、内江市、自贡市、绵阳市、广元市、达州市以及泸州市为试点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以作为区域危险废物处置的有效补充。在未来五年,以每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处置能力3万吨/年计,四川省将为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提供20余个项目机会。同时推行水泥窑协同处置试点工作也将利好产能缩减的水泥产业。
重庆市危废管理情况
2017年,重庆市共产生工业危废60.50万吨,其中贮存量为9.3万吨。妥善处理处置的危废中,资源回收利用和终端处置分别占比为48%和39%。2017年共完成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88件,批准跨省转移危险废物4.9万吨。
重庆市共建有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45个,总经营规模119.08万吨/年,基本满足全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利用处置需求。包括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26个,经营能力101万吨/年;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6个,处置能力15.29万吨/年,其中焚烧和填埋集中处置能力6.69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8.6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13个,处置能力2.79万吨/年。
重庆市危废管理主要存在问题是利用处置能力与需求的匹配性有待提高。一是含铜废物、废印刷电路板等有价危险废物利用能力过剩。二是焚烧和填埋等最终集中处置能力保障不足,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处置危险废物类别受限,且受水泥生产影响,集中处置能力有缺口。三是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有害垃圾逐步纳入监管后,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缺口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发布后新增的危险废物、大宗危险废物以及含汞危险废物等尚未找到稳定资源化利用处置途径。同时重庆市危废收运体系、经营单位管理水平等均有提高改善空间。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预测,到2022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91.06万吨,较2017年增长50.51%。预测到2022年,重庆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需求为57.49万吨(不含综合利用),其中集中处置能力缺口45.79万吨(含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能力缺口16.94万吨)。
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重庆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18-2022年)》,其中提出,2020年实现全市危险废物处置需求与能力基本匹配;2022年年底前,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优质企业。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