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海绿化市容局齐玉梅: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0-08-13 18:29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赵利伟

2019年7月1日上海领衔全国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经历过上半年的疫情,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至今已满一周年。8月10日,在“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以“垃圾分类引发“垃圾革命”——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回顾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相关阅读

齐玉梅:三大路径与三种“不适应”,上海垃圾分类是看似简单的复杂事

2019年7月1日上海领衔全国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经历过上半年的疫情,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至今已满一周年。8月10日,在“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以“垃圾分类引发“垃圾革命”——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回顾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image.png

齐玉梅

在齐玉梅看来,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这个概念自2000年起就已经出现,但是在上海市级层面从事顶层设计的人当中,最终把垃圾分类认作 “垃圾革命”还是在2016年以后逐步深入的。

一、上海垃圾分类历程

上海垃圾分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1928年1月28日的《申报》就刊登了当局讨论垃圾分类一事,提到了垃圾分类、焚烧、灰烬处理等。上海现代意义的垃圾分类可以从1995年开始算起,至今经历了9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image.png

第一阶段,时间是2000年之前,上海做了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废玻璃、废电池的专项分类。

第二阶段,从2000年开始,上海被列为8个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此后的11年间,上海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在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垃圾分类从属性出发还是从末端出发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当时,普遍形成的共识是,垃圾分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社会性、系统性的工作,相当于在全社会掀起一场“垃圾革命”。

第三阶段,是上海世博会之后,时间跨度为2011年-2016年,这个期间,上海放大世博会效应,继续探索垃圾分类,建立了绿色账户模式。这个阶段的工作,确定了垃圾分类大分流、小分类模式,也初步确定了分类标准,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也就是2016年至今,可以归纳为总体推进阶段,2016年,习总书记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这一阶段,垃圾分类模式、机制、政策等各个方面更加完善,制度普遍建立,全社会开始普遍推行垃圾分类。特别是从习总书记2020年新年致辞受到了更大的鼓舞,在上海,垃圾分类已走进社会大众。

二、上海垃圾分类成效

image.png

上海垃圾分类正是经过以上历程,才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在上海2019年垃圾分类推进期间,时任市委书记应勇多次给上海市民点赞,这正是全民参与带来的垃圾分类的效果。齐玉梅随后从五个方面向与会者汇报了上海垃圾分类的成效。

第一,全程体系基本建成。从源头投放到末端处理,包括中间的收运,投放点的全面规范,收运系统全面配套、处置系统显现成效,四类垃圾都有相应去处,能分尽分,能用尽用,能处则处,按照这样的原则,全程体系全面建立。

第二,分类实现全域覆盖。上海从2018年开始按照地毯式的方式推进垃圾分类,现在在每一个居住区、单位都推行了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达标和全面参与,无论在城乡、市区还是单位,垃圾分类的全域覆盖和全面行动基本实现。

第三,垃圾分类末端效果,尤其在干湿垃圾方面分类比例基本稳定。条例实施一年后,特别是7月份以来,干湿垃圾比例基本稳定,可回收物也稳定在一定水平,今年在体系和成效上面需要继续深入进行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管理的细化。

第四,社会公众普遍参与。齐玉梅表示,上海垃圾分类如今已全面覆盖,如果说二十年前大家所说的覆盖是政府大力推进体系建设,老百姓依然我行我素,那么今天最大的不同就是市民普遍参与,即便是疫情之中,2月份上海各级管理部门在为疫情垃圾建立新的管理秩序,在3月份疫情稍缓时,再深入社区看上海的垃圾分类,即使没有志愿者值守,三分之二的居住区,依然守住成效,仅三分之一的社区,部分人分类自觉性有所降低,但仍有多数居民依然像疫情之前一样非常自律的做好垃圾分类。

第五,城市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上海垃圾分类得到全国城市的支持,更是得到市民的支持,这是一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践的生动体现,人在垃圾分类中得到文明程度的提升,城市文明也得到提升。

三、垃圾分类引发“垃圾革命”

随着上海垃圾分类推进的深入,从业者对“垃圾革命”的认识从人的行为革命和体系建设革命有了延伸,大家逐步认识到这场“垃圾革命”更深远的影响:

(一)垃圾处理技术随之改变

从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方面来看,原来的做法是一个桶、一辆车、一把火、一个坑,完全从便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但实际上垃圾是有去无回,去向是一个线性的路程。如今垃圾四分类以后,湿垃圾和再生资源完成了两个循环的构建,垃圾去向实现了从线性到循环,而整个处理系统也变成了今天多元化的处理,不同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技术,从整个管理来讲,更加关注全程。

image.png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