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海绿化市容局齐玉梅: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0-08-13 18:29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赵利伟

(二)由此带来产业革命

垃圾处理从线性到循环,带来的革命首先还是产业革命。

image.png

(1) 垃圾收集方面

上海垃圾分类进行到当下阶段以后,湿垃圾收集容器的容量开始变得需要商榷,现在湿垃圾通用240升容量的桶,桶装满了就没有办法移动,桶上面的四个轮子也难以承受,还有垃圾桶需要密封的问题。齐玉梅表示,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今年在上海找了一些团队研究垃圾桶的改变,这个改变会有一个连锁反应,如垃圾收运车该如何改,怎么样过渡等等。

以前民众因为不愿意靠近垃圾房,往往以“三米篮”的方式把垃圾扔过去,齐玉梅介绍,如何把垃圾房做成类似于公交站一样的城市家居装备,让人愿意靠近垃圾房,将是政府和市民都期待的变革。上海垃圾分类虽然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但垃圾源头投放的设施,还没有达到上海打造世界会客厅的水平。按照定位的要求,垃圾房要做成一体化设施,利用充分的内循环完成臭气的处理,而现在的垃圾房的除臭现状,就是拿一把喷壶对垃圾桶喷几下,好一点的在垃圾房悬挂各种除臭的小设备,上海现在主要以补补丁的方式推进垃圾房设施的改变。但更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将垃圾投放点采用集成化技术按照城市家居要求进行集成化改进。

垃圾驳运车辆也需要做出改变。现在道路上的废物箱分类效果不够理想,道路废物箱收集的推车也要做一些变革,要能够适应道路废物箱两类回收的要求,这是小型器具需要做出的改变,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也提出过要求,包括整个技术规范方面都有要求。

(2)垃圾运输方面

垃圾运输方面,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收集运输车都出现了新的问题,干垃圾运输车面临的问题是吃不饱,因为垃圾更轻了,原来2.75吨、3吨的运输车,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垃圾可装了,这是干垃圾压缩带来的问题。湿垃圾不用压,还没有装满已经超重,这是湿垃圾运输车面临的超载问题。上海市湿垃圾收运,2019年几乎所有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都存在超载,部分超载率达到160%。

上海去年拥有1300多辆垃圾车辆,去年又购置了一些新型车辆,从使用角度来讲,这些湿垃圾车辆仍然需要做出提升;另外还有可回收物运输车辆现在使用的都是箱式货车,进城要受管制,不是所有时间都畅行无阻,所以如何运用特种车辆为分类出来的不同垃圾进行有效收运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害垃圾目前没有专用的运输车辆,但有害垃圾从灯管等易碎品到药品,都是不一样的,这会带来清运的问题。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今年做了有害垃圾整个体系的重构,从原来更多关注干湿垃圾,到要求16个区41个暂存点,每一个暂存点在暂存环节实现有害垃圾的分类存放,由此带来的有害垃圾整个收运系统的改变也将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3)后端处理焚烧发电方面

后续处理方面,垃圾分类带来焚烧系统热值提高,含水率降低,原有的炉排如何运转,如何和湿垃圾残渣,渗滤液的浓缩液协同处理,以保证整个体系的运转也是眼下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

(4)生化处理方面

生化处理厂,逐步有了机遇,首先是从零实现了有,这几年,全国一大批厨余垃圾处理厂开始建设,这也带动一种技术和产业,接下来需要从成本、资金、稳定性等方面继续推进产业发展。另外,上海制订了全国第一个餐厨垃圾制备有机介质土的标准,为各种分类达标的湿垃圾、厨余垃圾制作有机介质提供了方向。还希望企业能为厌氧产沼的更高程度资源化利用加大技术研发。

(5)循环利用方面

产业革命最大的变革,还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方面,高技术、高环保标准的材料识别、分选、材料清洗、材料再循环技术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实际上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讲,需要做一体化的设计,让老百姓更愿意参加垃圾分类,让后端处理设施更适合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这需要产业的变革,最终也会推动垃圾分类的成效。要完成垃圾分类这个大命题,需要方方面面的推动,使得这项工作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三)垃圾管理革命正在发生

image.png

一是随着分类推进,原本纳入社区卫生管理的传统一个桶的管理方式,演变成为既需要对投放实行法治管理也需要鼓励性管理,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引导市民习惯养成,如何管,这是一个管理环节的革命,上海提出了科技赋能管理,在第一阶段采用志愿者值守,逐步过渡到一网统管对垃圾分类的赋能管理(智能摄像提醒、数据比对智能发现等);

二是存储,分类后,湿垃圾需要加大收运频率、干垃圾不需要每日清运,其他垃圾可根据社区条件、服务条件调节收运频率,还有收集过程中污染控制技术策略的变化等等,因此也是一场管理革命;

三是随着分类推进,需要更好地监控混装混运问题、资源管理问题,因此需要全程监控不同类型垃圾的精细化管理,这就存在湿垃圾与干垃圾厂的精细化监管问题;

四是在新形势下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在干垃圾设施建设和运行较好的情况下,干垃圾量降下来了,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国有200亿吨的历史存量垃圾,上海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也在考虑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五是引起行业重大变化的可回收物问题,上海从两网协同发展到两网融合,实际最终就是两网合一,对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从末端处理管理到资源加工,甚至需要更多的延伸。

因此,总体来看,垃圾分类导致原来仅需要末端监管,实际需要延伸到全过程监管。

(四)社会管理也要跟上

垃圾分类引发的垃圾革命,对管理者来说,依然需要从岗位角色上去适应这场管理革命。但实际上,管理者似乎不能从纯技术、纯行业的角度去思考,垃圾分类推进实际是需要我们从社会管理能力方面下功夫,其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垃圾分类在源头上更是基层治理过程,需要从社会管理方面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