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3 13:26
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4.配套分类运输。以确保全程分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的分类运输系统。加快改造城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设施,满足厨余垃圾(餐厨垃圾除外)、其他垃圾分类运输的要求。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准入管理,按照区域内各类生活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收运频次、收运时间和运输线路,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应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和标识,明示所承运的生活垃圾种类。推广“车载桶装”、密闭直运等高效的垃圾分类运输系统。餐厨垃圾应统一运输处理,严禁偷排偷运。餐厨垃圾以外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按照现行环卫模式由各有关责任单位负责运输。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定期收运。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危险废物运输的监督管理。加强管理与执法检查,坚决杜绝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坚决杜绝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垃圾运输。
5.完善分类处理。有害垃圾处理:由三区人民政府、邵阳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市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委托有资质企业收运至衡阳危废处理中心处置。可回收物处理:由各区负责定时定点收运处置,也可以通过服务外包委托有资质的企业统一收运处理。厨余垃圾处理:由运营单位统一收运处置或就地就近处置。推进有条件的农贸市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大型企业等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单位自行建设相对集中的处理设施,减轻生活垃圾焚烧和卫生填埋设施处置压力。其他垃圾处置:新邵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前按现行环卫体系处理,建成投运后,北塔区直接运送至新邵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其他各区环卫部门将垃圾运送至市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后,集中运送至新邵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
6.相对集中处理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纳入特许经营管理,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处置各类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和对城市绿化养护以及公园绿地产生的枝叶、树木等园林绿化垃圾实施集中分类处理,统一由市园林部门按照定点处置的原则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7.加强项目建设。一是前端分类投放与收集,鼓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投放垃圾分类回收房、回收箱,投入适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车。二是加快中端运输环节的基础设施改造与新建。完成垃圾转运站的分类改造或新建任务。三是加快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工作目标的要求,按时完成市餐厨资源化利用项目、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新邵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全市尽快建成1个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处理设施,三区和邵阳经开区尽快各建成一个容量在500万方以上的建筑垃圾消纳场。
(二)加强示范引领与宣传教育
1.强化示范带动。2020年率先实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同时指导企业和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经营场所,比照党政机关积极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各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军地协作,共同推进军队营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示范学校、示范小区、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扩大到全市。
2.广泛宣传发动。市级统筹实施全市性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发动方案,编制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手册,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片。在邵阳日报、邵阳晚报、邵阳新闻网等媒体上设立生活垃圾分类专栏,实时报道工作动态,普及有关知识;在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商业中心、公交站点、车站广场、建筑围挡等公共场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和各种现场宣传活动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创造浓厚的氛围。各区分区域、分层级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3.深入引导参与。三区人民政府、邵阳经开区管委会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培训。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开展青年志愿活动,深入社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和服务等活动。切实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培养一代新人”的效果。各类群团组织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主题实践、入栋入户宣传、桶边引导等活动,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发动更多人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三)鼓励探索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实行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加快城市智慧环卫系统研发和建设,鼓励企业加快“互联网十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促进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提高回收效率。商务部门、供销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提升分类回收和处理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基层党建+垃圾分类”模式。建立健全物业、社区、街道、环卫部门等协同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机制。
(四)积极建立奖补奖励机制
由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探索建立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由区人民政府负责,因地制宜建立减量奖励机制,推动以居民小区为单位进行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对减量效果明显的居民小区社区、街道(镇)给予物资和荣誉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组织协调机制,负责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成立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相关行业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三区人民政府、邵阳经开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职责分工见附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城管执法局。各市直单位和各区、各街道、各社区应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成立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办公室,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统筹安排、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在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和渣土管理科加挂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办公室的牌子,安排解决6个事业编制。三区及邵阳经开区要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