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时间:2021-12-21 09:51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专栏 4 阿尔金草原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项目

阿尔金草原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采取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对 315 国道南北侧、亚克托乎拉克林区、阿克皮格里克勒克林区、洋塔克林区、卡木卡孜林区林地进行封育,实施荒漠林区河谷次生胡杨林和灌木林封育修复,实施格库铁路若羌段、315国道、和若铁路两侧的绿化、造林及植被恢复,环台特马湖 315、218 一线生态修复,且末县三带五廊道、G0612 若民高速、铁路、沙漠公路沿线生态保护屏障建设。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喀拉米兰河、塔什萨依、若羌河、瓦石峡河、车尔臣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生境重建、生境连通等措施改善和扩展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实施沙化草原综合治理。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第五节 藏西北羌塘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藏西北羌塘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区主要涉及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域内分布了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面积第二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最大“天然动物园”。行政区域涉及西藏自治区的 2 个地区共 10 个县(区)。

一、自然生态状况

藏西北羌塘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高山、高原面、宽谷和湖盆组成,海拔为 4700—5200 米,是青藏高原区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的地域。该区域气候属于高原亚寒带气候,极其寒冷干燥,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日温差较大,最暖月平均气温 3—7℃,最冷月平均气温-20℃,降水量空间上呈东南多、北部少的特征,羌塘高原西北部年降水量较低,约为 20—350 毫米,仅为西藏地区平均降水量的 1/4。该区域为我国的寒旱中心,也是旱季大风持续期最长、风力最强的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等。

二、主要生态问题

藏西北羌塘高原是我国土地沙漠化三大分布地区之一,水土流失、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 1897.75 万公顷、1597.91 万公顷,高原表层以典型的砂壤土为主,保水性能较差,土体结构疏松,植被稀疏,在低温、干旱、强蒸散发和大风等气候条件下,风蚀、冻融侵蚀活动剧烈,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有所加剧。区域内最大的普若岗日冰川,呈退缩状态,消融量增加,致使湖面扩大、草场淹没,易发生次生灾害。草原生态“总体改善,局部恶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此外,羌塘高原灾害多发,以旱灾、沙尘暴、洪水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以及以鼠、虫、毒草为主的生物灾害交错频发,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一定威胁。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推进可治理沙地及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建设荒漠化边缘地区防风阻沙带,强化封禁保护和监测管理。系统保护冰川、雪山、冻土,以土则岗日、布若岗日、藏色岗日、色乌岗日、普若岗日等大型冰帽冰川以及小规模冰川群为重点,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布设警示牌、围栏防护和巡查站点。推进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草畜平衡管理,推行季节性休牧措施,加大对中度及以上退化草原草甸修复治理,提升草原质量。持续实施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完善管理制度和配套设施,加大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实施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森林植被建设和质量提升,实施灌木林封禁保护和中幼林抚育,改善退化林分结构和生境。深入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生态公益林、湿地保护等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表 3-5 藏西北羌塘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项目布局表 

 

 专栏 5 藏西北羌塘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项目

1.羌塘高原腹地高寒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优化草原围栏管理,加强毒害草治理、鼠虫害防治、飞播种草,实施黑土滩综合治理,逐步恢复高寒草原生态功能。采取生物治沙措施,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开展班戈、江龙、玛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水源保护。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保护。

2.羌塘高原西北部高寒荒漠草原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优化草原围栏管理,加强毒害草治理、鼠虫害防治、飞播种草,实施黑土滩综合治理,逐步恢复退化高寒荒漠草原生态功能。采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措施,保护修复森林植被。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管理,建设机械和生物沙障,促进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推进阿里狮泉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修复鸟类栖息地,加强湿地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保护。

3.念青唐古拉山高寒草甸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项目。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优化草原围栏管理,加强毒害草治理、鼠虫害防治、飞播种草,实施黑土滩综合治理,逐步恢复退化高寒草甸生态功能。采取生物治沙等措施,促进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等措施,保护高寒森林植被。探索开展退牧(耕)还湿、湿地季节性禁牧休牧等湿地保护措施。通过封禁治理等措施,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第六节 藏东南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藏东南高原跨藏、滇两省区,域内分布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中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行政区域涉及西藏自治区、云南省的 5 个市(州)共 12 个县(区)。

1...567891011...13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