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洛阳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2018—2020年)》

时间:2018-08-03 15:30

来源:洛阳市政府

2. 加强清洁耕地的优先保护

严格落实国家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求,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将受污染耕地逐步调出永久基本农田,保证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并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作为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重要因素;对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落实不到位、土地利用粗放、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突出的县(市、区),减少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等数据,定期对各等级耕地面积进行评估,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定期开展向耕地及农田沟渠中排放工业、医疗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养殖小区畜禽粪便,占用耕地倾倒、堆放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料及废渣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检查。

3. 着力推进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安全利用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按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相关技术指南要求,结合小麦、玉米等不同作物品种,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增施有机肥、钝化剂、阻隔剂、改良剂及种植绿肥等农艺调控和替代种植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结合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引进筛选、示范推广适宜的重金属低累积小麦、玉米、特色瓜菜等品种。筛选技术成熟、效果较好的钝化剂、阻隔剂、改良剂,防止造成土壤板结。到2020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轻度和中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

4. 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

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根据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等,开展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定工作;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移除或清理污染源,采取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无法调整的调为未利用地。到2020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5. 科学实施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

各县(市、区)应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明确受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的边界,将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双超标区域纳入优先治理与修复项目。综合采取改变当地种植制度、“植物修复+农艺调控”等措施进行耕地土壤修复,受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原则上以行政区划为单位。

按照“边调查,边治理”的原则,以栾川县、宜阳县、嵩县、汝阳县、偃师市等受污染耕地集中区为试点,率先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其他区域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开展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对需要采取治理与修复工程措施的受污染耕地,应当优先采取不影响农业生产、不降低土壤生产功能的生物修复措施,或辅助采取物理、化学治理与修复措施。到2020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

(四)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 建立污染地块名录

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和历史遗留疑似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掌握潜在污染地块及其环境风险情况,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及时上传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进行动态更新。

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按照“以质量定用途”的原则,将污染地块优先规划为场馆、绿化、商业、公共市政等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不高的用地类型。经风险评估对人体健康、周边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复或者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不得用于居民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场所等开发利用。

对列入污染地块名录的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开展土壤环境详细调查评估。环保部门根据危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地块进行危害评估,划分地块污染风险等级。根据污染地块风险分级结果,建立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并向社会公开。

对优先管控名录中的污染地块,暂不开发利用或者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与修复条件的,采取风险管控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和转移;拟开发利用的要纳入治理与修复项目库,逐步开展治理与修复,达到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后方可开发利用。

2. 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在建立污染地块名录的同时,开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责任主体认定工作。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已收回、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3. 有序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

以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项目方案,针对不同污染类型,综合采用物理、化学等工程技术,并从修复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方面对修复措施进行筛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后方可施工建设。

4. 加强矿山与尾矿库用地治理与修复

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基础上,开展全市矿区、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系统查明各类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遗留堆存矿渣和尾矿、矿区周边农用地污染情况,及亟待治理的生态环境破坏区域。

依据摸底调查结果,着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整治工作。优先把城市规划区及周边区域、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及主要江河流域两侧范围内的废弃矿山列入重点治理修复范围,尤其要以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以栾川县、洛宁县、汝阳县、嵩县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区域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矿山复垦工作,探索适合我市矿区治理与修复、风险管控等技术方法,推进废弃矿渣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对矿山周边存在污染的农田进行生态修复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